健康產品與服務,下半年的發力點!商務部:健康消費顯著升溫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領域恢復情況如何,有哪些新的特點?”7月18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就此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在他的五點闡述中,明確提到“健康消費顯著升溫”。
“人民群眾對健康更加重視,健康類產品和服務銷售明顯增長。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網上年貨節期間,重點電商平臺部分綠色有機食品、保健品銷售實現兩位數增長;雙品網購節期間,重點電商平臺智能健身鏡銷售增長1倍以上。”盛秋平副部長表示。
2023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整體向好
當然,二季度GDP增速也略低于市場預期;二季度個別指標之所以回落,既有當前國內外環境的因素,同時也受房地產市場低迷、紓困政策落地時滯等影響。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前期疫情留下的“疤痕效應”仍在延續。
上半年,136家新企業申請保健品備案
隨著品牌和營銷模式的加速迭代,健康消費品品牌的范圍已經愈加擴大,不再局限于傳統藥企和保健食品企業,各類創新、跨界品牌紛紛涌入健康消費賽道。
據庶正康訊統計,截止2023年7月1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顯示國產備案保健食品總數14669個,分屬1113家企業共計3544個品牌。2022年獲得備案憑證的“新”企業有222家,而僅2023年上半年,便有136家新企業加入了備案的行列。這些數字,足矣見得健康消費品賽道的火熱和競爭的激烈程度。
備案排名前10的企業中,也不乏直銷企業的身影。威海紫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總計316款備案高居第四。
繼續或加大投入的意愿仍在增長
2023年一季度,《第一財經》聯合京東健康開展調查,并基于3000余份問卷結果發布了相關消費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健康產品已成為當下人們高意愿、高頻率的消費品類;愿意在營養保健品類上,繼續或加大投入的受訪者占比高達6成左右。
85.28%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于疫情前,他們增加了購買健康產品的頻率,更有16%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大幅增加了購買頻次。
在更具體的頻次上,有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養成了每月至少購買一次健康產品的消費習慣,其中更有14%的受訪者是每月多次購買。健康消費品如今已經呈現出高頻率消費品類的個特征。
下半年發力點愈加清晰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擴內需、促消費決策部署,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
下半年應該怎么做?從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以及相關部委的最新表態來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一攬子穩預期、促發展、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特別是釋放消費潛力,著力擴大內需,將是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關鍵發力點。
在此過程中,應充分促進平臺經濟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為擴大需求提供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新渠道,為公共服務提供新支撐,持續推動創新突破,更好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就健康消費品品類來講,隨著產品和服務銷售的明顯增長;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更加重視;健康消費仍將繼續升溫。健康類消費品在遵循市場規律與管理規則的前提下,必將在消費領域逐步恢復的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