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定制化妝品管理細則”落地上海
日前,上海市藥監局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管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的通知,《細則》自2023年8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有效期至2025年8月19日。
《細則》稱,為規范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規、規章和相關文件規定,制定本細則。
01 “定制化妝品管理細則”落地浦東
《細則》總則顯示,上海市化妝品備案人、境內責任人在浦東新區設立的經營場所,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對其備案的普通化妝品(不含兒童化妝品、眼部護膚類化妝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妝品等)現場提供直接接觸化妝品內容物的包裝、分裝服務活動(以下簡稱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細則。
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申請人應當是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的備案人,或者是與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的境外備案人同屬一個集團且有境外備案人授權開展該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的境內責任人,并應當具備良好的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體系。
由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的監督管理工作。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照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本細則要求對浦東新區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開展審查和監督檢查。同時鼓勵運用數字化、機械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方式開展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確保服務操作規范,全程可追溯。
《細則》從現場個性化服務許可和產品備案管理、機構與人員、質量保證與控制、操作區域與設備管理、物料與產品管理、服務過程管理等方面對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進行規范化,成為首個針對該類化妝品進行規范管理的詳細規章制度。
02 新消費與新監管模式并行
去年6月頒布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草案)》第九條顯示,上海市鼓勵化妝品企業提升匹配消費需求的能力,開展皮膚科學基礎研究,探索小批量、多品種、高靈活度的生產模式,精準研發適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化妝品。
該規定在鼓勵的同時,也明確要求精準研發的普通化妝品上市前,本市化妝品備案人應當根據產品特點進行安全評估和功效評價,按照國家規定提交備案資料。
今年4月26日,上海市藥監局為上海歐萊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國金中心的銷售門店頒發了全國首張“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不同于普通的生產許可證,這張具有特殊意義“首證”在生產許可項目上多了一行“現場個性化服務”。
△圖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
化妝品通常在具備資質的工廠車間里進行大規模生產,但這張“首證”的頒發,意味著這家銷售門店也具備了生產資質,成為了探索新監管模式的重要轉折點。
在消費市場趨向細分化的大背景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備受重視,企業為消費者提供化妝品個性化服務成為一種新消費模式并流行開來。
實際上,一些國際品牌早已開始布局這種新消費模式,比如修麗可SkinCeuticals的專屬私人訂制護膚服務CUSTOM D·O·S·E,就可以結合高效的精純成分和專業的皮膚知識,為消費者訂制專屬于自己的精華。在海外,修麗可的定制服務通常與皮膚科診所、醫美機構等專業醫生合作。而在國內,該項服務率先于港澳地區開展,由受過專業培訓的柜臺銷售人員擬定配方。
以手工香水起家的法國香水品牌LE LABO也擁有私人訂制高端香水的服務,可以根據消費者個人喜好打造一款專屬香水,并在瓶身印上消費者的名字。LE LABO中國首店于今年6月在上海新天地正式開業,同樣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其定制服務,且可以在瓶身印上中文名。
隨著個性化的消費趨勢蔓延開,化妝品現場定制服務正在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在品牌方敏銳地進行市場布局時,監管部門同樣也緊跟趨勢出相關臺監管制度,為新消費模式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