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創10年新高
再接再厲。
今日(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其中,化妝品類零售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8.6%。從增速上看,上半年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速略高于整個社會消費品領域,跑贏了大盤。同時,今年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創下近10年新高。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化妝品行業或已走出了去年的“至暗時刻”,正一步步迎來久違的回暖期。
上半年化妝品賣了2071億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1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化妝品類上半年零售總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8.6%;6月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451億元,同比增長4.8%。
從增速上來看,不論是6月還是上半年的整體零售表現,化妝品類都領先于市場大盤??梢哉f,僅就社會消費品領域而言,化妝品市場仍展現出較強的市場韌性和增長空間。
不過,從今年上半年總體增速來看,今年6月整體增速并不及前兩個月的表現。尤其是今年4月,化妝品零售總額實現了24.3%的高額漲幅,這也是2022年負增長后的一次超強勢復蘇。但自4月以后,化妝品零售總額增幅開始逐步放緩,即便6月有618大促等活動加持,但增長幅度仍持續縮減至4.8%,僅略高于今年1-2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縮減的不僅僅是4月以來的化妝品零售總額增幅。青眼統計了近10年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數據發現,盡管今年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創下近10年新高,但增長幅度卻也創下近10年以來最低增幅,市場表現明顯不及往年。要知道,即便是在2022年整體大盤下滑的趨勢下,去年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也實現了8.1%的全年最高增幅。
不止是今年,將時間拉長到最近10年,化妝品零售總額自2019年6月創下22.5%的最高增幅后,增長速度一直在持續放緩,且于2020年疫情后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并在2022年創下了10年最低,今年則是再次創下歷史新低。不過,相對于去年整體的負增長,今年化妝品零售數據連續6個月仍能保持增長態勢,也能給業內人士帶來一定的信心。
進口遇冷,出口穩中有升
實質上,化妝品零售放緩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方面,今年上半年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進口金額和數量均呈下滑趨勢。
據海關進口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進口金額為661.9億元,同比下滑8.7%;累計進口數量為182213.6噸,同比下滑10.7%。而今年6月,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進口30359.7噸,同比下滑9%,進口金額為92.9億元,同比下滑21.79%。截至目前,海關進口金額已連續3個月下滑。
進口化妝品的遇冷,同樣體現在今年上半年的外資品牌銷售中。據青眼情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外資品牌市場規模為1776.38億元,同比下滑3.8%。其中,僅有抖音渠道同比上漲44%,其余平臺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如淘系平臺同比下滑14%、快手同比下滑14.6%、京東同比下滑18.7%、CS渠道銷售額同比略下滑0.6%。
與之對應的是,化妝品出口卻穩中有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月中除2月明顯表現不佳外,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出口數量保持了一定的增幅,金額也僅出現小幅波動。從此數據來看,海外市場或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國貨品牌出??芍^正當其時。
整體而言,相較于疫情前,今年上半年各相關領域數據并未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復蘇和增長,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化妝品投融資市場。
青眼不完全梳理去年以來國內投融資情況發現,今年上半年美妝領域投融資數量僅有去年同期的6成,甚至不及去年下半年水平,而彼時化妝品市場大盤正處于下滑態勢。從細分月份來看,僅有4月呈正增長趨勢,其余幾月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6月甚至大跌近80%。
此外,在融資金額方面,同樣出現了大幅下滑。去年同期過億融資共有12起,包括獲得14億融資的話梅、6.8億融資的WOW COLOUR、超2億融資的維琪科技、2.8億元融資的Y.O.U等;而今年上半年過億融資僅有5起,其中元一生物、柏垠生物均為合成生物企業,而優你康光學、4inLOOK為美瞳企業,僅有被倍加潔出資4.71億元收購的薇美姿為品牌。
由此可見,化妝品投融資自今年以來變得更加趨于理性。其中較為顯著的變化是,上游企業和細分領域備受關注,但獲投的美妝品牌明顯減少。
市場復蘇還要看下半年
此外,據青眼情報數據,今年上半年美妝市場規模為4072億元,同比增長3.5%; 線上渠道占比為44.76%,同比上漲1.36個百分點。
其中,淘系平臺美妝GMV同比下滑8.6%,快手同比增長15.9%,抖音同比上漲54.5%,京東同比下滑14.5%,CS渠道銷售額同比上漲1%。
從市場規模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化妝品市場的整體復蘇態勢仍不明顯。這之前,就有不少業內人士向青眼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多企業可能仍會處于觀望態勢,真正的行業復蘇可能還要等到今年下半年。”而在最新的化妝品品類零售總額數據發布后,也有檢測機構從業人士向青眼透露,“今年上半年開新品的企業并不多,目前很多企業正在準備進行的檢測和備案,都是在為明年做準備?!?/span>
此外,也有ODM/OEM企業負責人向青眼表達了相同的觀點,目前很多企業都相當保守,“上半年大家都還是很難的。小企業倒了不少,中大型企業基本都處于下降趨勢。”麻尚會生物科技創始人陳來成則表示,上半年很多(品牌)在線下渠道基本都動不了,“下半年線下渠道應該會迎來復蘇”。他進一步稱,“受低價和國家打擊套證的影響,線上渠道則可能仍會延續上半年的頹勢?!?/span>
該說法不無道理。青眼注意到,一些曾經專注于線上的品牌,開始大力布局線下渠道。據青眼號外此前梳理,近3年有包括花西子、潤百顏、C咖等20余個線上活躍品牌宣布進軍線下,甚至有不少品牌已經官宣了具體的商業目標(詳見青眼號外文章《一大波電商品牌開“卷”線下》)。
當然,雖然零售總額整體增長微弱,但化妝品市場依舊大有可為。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據青眼號外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有18家化妝品相關企業在沖擊IPO,而且部分企業敲鐘在即。伴隨這些企業IPO,行業有望誕生A股嬰童護理第一股、高端國貨彩妝第一股、A股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等至少9個“第一股”。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行業人士對今年的美妝市場充滿著信心。
“這個最新數據是值得欣慰的。”上述ODM/OEM企業負責人向青眼表示??傮w而言,今年上半年化妝品市場的表現沒有那么好,卻也沒有那么壞。且毫無疑問的是,行業復蘇也不一定代表著所有企業或品牌都會“過上好日子”,只有在化妝品消費市場逐步恢復信心的過程中,保持自身企業或品牌的優勢發力才能夠真正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眼”(ID:qingyanwh),作者: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