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權送保健品 餡餅?陷阱!
“大爺、大媽,買股權產品送保健品,三年以后能買房……找我買,您放心。”這樣的營銷詞,您是否耳熟能詳?這樣的銷售套路,您又是否遭遇過?
近日,由湖北省宜城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以老年人為目標的詐騙案有了一審判決,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戴某、許某、鐘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不等刑罰,各并處罰金。
買了1萬元股權產品 到期后要不來錢了
2017年夏天,王大爺聽說有家保健品公司在酒店搞講座,而且去了就可以免費領雞蛋、面條。到了現場,公司老板許某和戴某跟王大爺說,買了他們的股權產品,不僅能得到保健品,而且三年之后錢能翻倍。
于是,王大爺就買了1萬元的股權產品,雙方簽訂了股權協議。三年期滿后,王大爺找許某要錢,許某一直找借口推托,王大爺意識到被騙,遂到公安機關報案。
公安機關發現有王大爺這樣遭遇的共12人,且均為70歲左右的老年人。隨后,公安機關以戴某、許某、鐘某(產品講師)涉嫌詐騙罪向宜城市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在梳理卷宗后,對保健品公司老板許某進行訊問。“我們跟老年人說的就是買保健品送股權產品,協議都是廠家郵寄過來的,上面也寫得清清楚楚,股權是贈送,不存在騙錢的事。”許某如此辯解。
辦案一時陷入困境。
交給老人的收據 背面隱藏著貓膩
承辦檢察官又對案件證據進行梳理,當再次翻到被害人袁大媽提供的收據時,檢察官突然發現,被粘貼于紙上的收據背面隱約有書寫痕跡。在檢察官用小刀劃開黏合處后,收據背面赫然顯出“保證十天之內拿到股票證及免費保健品”的手寫字樣。
原來,按照公安機關偵查卷宗裝訂要求,為避免證據丟失,卷宗裝訂需將頁面較小的收條、卡片等粘貼于紙上再予以裝訂。而辦案民警在裝訂卷宗時,未注意到袁大媽提供的收據背面的手寫保證書,便直接將收據完整粘貼至紙上,導致檢察官在多次閱卷后才發現了這一關鍵性證據。
最終,面對離職員工的指證、收據上的手寫保證書、股權協議上的公司印章等證據,許某認罪認罰,交代了伙同戴某、鐘某通過售賣虛假股權產品詐騙12名老年人4萬余元的全部事實,并退賠了部分贓款。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據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