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揭底常見的5種非法集資“套路”:“四看三思等一夜”
高額回報、虛假項目、親情誘騙……非法集資花樣百出,手段繁多。日前,天山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曾開就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5種非法集資“套路”,為市民進行法律提示。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
不法分子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2.編造虛假項目,一步步將群眾騙入泥潭。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3.以虛假宣傳造勢,讓群眾誤以為真,失去判斷。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4.藏匿虛擬空間,利用網絡,通過虛擬空間實施犯罪、逃避打擊。
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務器設立網站或將其設在異地,發展人頭一般用代號或網名。還通過網站、博客、論壇等網絡平臺和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傳播虛假信息,誘騙群眾上當。一旦被查,便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5.親情誘騙,不斷擴大受害群體。
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有時采取類傳銷的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法官提醒 防范非法集資,我們可以這樣做。首先可以采用“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一看融資合法性。二看宣傳內容。三看經營模式。四看參與集資主體。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
最后,法官提醒,首先,要理性,不要僥幸。其次,要穩健,不要冒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還可能是投資騙局。最后,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名額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
[此文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記者 向雅祺 ,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