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張大寧:優質睡眠有助于養腎保腎
今天是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生命的需要,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睡眠質量對于人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能幫助我們身體得到修復,鞏固記憶力,增強免疫功能,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睡眠質量與人體免疫力呈正相關。
優質睡眠有助于養腎保腎
中醫學認為睡眠是陰陽消長平衡的一個過程,陽入于陰則成寐,陽出于陰則為寤。《靈樞·大惑論》上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靈樞·口問》記載:“衛氣晝日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這里陽是指白晝活動、興奮的過程,屬功能;陰是指靜止、休息、恢復的過程,屬物質。
曾國藩總結“養身五法”之中,位列第一的就是“眠食有恒”。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證實,必須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才可以達到“填腎精,養腎氣”的目的,還有的研究表明,每天平均睡眠不足4個小時的人,死亡率是前者的2倍,所以保證睡眠是養腎的重要一環。
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廣顧問、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表示,腎是人生命之本,睡眠是養腎、保腎的重要內容。
子午覺:天人相應 健康養生
國醫大師 張大寧
張大寧大師表示,健康養生講究“子午覺”。中醫學的“天人合一”,也稱“天人相應”,就是說“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環境處處影響著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療、養生保健等,人也應該時時處處地適應、配合這種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睡眠也是這樣。
中午的時候(午時指中午11點至13點),外界陽氣最盛,“午時睡眠可養腎陽”;夜半之時(子時指夜半23點至凌晨1點)外界陰氣最盛,“子時睡眠可養腎陰”,“午時不睡傷其(腎)陽,子時寐耗其(腎)陰;傷其陽者嗜眠,耗其陰者失眠”,也就是說,中午不睡午覺則傷腎陽,腎陽傷則下午易嗜睡、困乏;夜半不睡則傷腎陰,腎陰傷則過了半夜1點后難入睡。所以睡“子午覺”,實是養腎陰,得腎陽的重要方法。此外,盡量做到“自然醒”,也是尤為重要。
好睡眠需要健康養生環境
唐代著名醫家藥王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表述:“脫著既時,須調寢處。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頭勿北臥,及墻北亦勿安床。凡欲眠,勿歌詠,不祥起。上床先脫左足,臥勿當舍嵴下。臥訖勿留燈燭,令人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人頭邊勿安火爐,日久引火氣,頭重目赤睛及鼻干。夜臥當耳勿有孔,吹入即耳聾,夏不用露面臥,令人面皮濃,善成癬,或作面風。冬夜勿覆頭,得長壽”。可見睡眠的方式、環境與養腎養生也有一定關系。
宋代蔡氏《睡訣》:“睡眠而屈,覺正而伸,早晚以對,先睡以對,先睡心,后睡眼”。此外,由于心臟的位置,睡眠一般建議以右側臥位較為合適。總之,睡眠與養腎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保證睡眠時間,講究睡眠方法,無疑對人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
溫馨提示
當今社會“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淺”成為很多人的睡眠常態,因長期熬夜造成的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高較為普遍。在此溫馨提醒大家:如果一周內出現三次以上失眠并且持續三個月以上,應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不能長期自行服用安眠藥物,以免導致慢性頑固性失眠發生。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