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迪股份:如何狂飆免疫力 讓核苷酸告訴你
免疫力是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人在免疫力低下時,容易受到外來病毒的侵襲,受到感染。而經過諸多科學研究,核苷酸對人體免疫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021年北京大學科研團隊在《功能性食品雜志》上發文稱,對于部分膳食結構不均衡、營養吸收存在障礙群體而言,他們的身體很容易出現“缺乏核苷酸”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情況,補充核苷酸后或能讓他們的免疫能力“恢復至正常人水平”。
1996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青克納格爾博士,曾在2003年評價同濟、復旦兩所高校“核酸營養研究”時也肯定了補充核苷酸的營養效果,并指出“補充核苷酸可提高免疫因子白介素-2”已獲得國內外學界普遍認可。
同年,一篇發表在《兒科胃腸病學與營養學雜志》的文章進一步證實了核苷酸對嬰幼兒的作用,文章給出結論:母乳中含有的核苷酸可以促進嬰兒的免疫反應,提高抗病毒的能力。由此可見,對于嬰幼兒、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齡段受眾而言,補充核苷酸均有一定益處。
為進一步驗證核苷酸對于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近年來,各國科學家也陸續開展了多項實驗。2013年,西班牙科學家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雜志《JISSN》刊登研究,他們挑選了20名男子跆拳道運動員作為實驗對象,試圖證實核苷酸和免疫力之間的關系。
這些運動員在前期設計的運動試驗中都表現出血細胞、淋巴細胞等計數減少的特征。但在連續30天的干預后,科學家發現每日攝入480mg核苷酸的實驗組血細胞計數顯著提升,而對照實驗組則無明顯變化,這意味著受試者在補充核苷酸后,自身免疫力得到增強。
無獨有偶,2013年一項來自塞爾維亞科學家的實驗也對此觀點做了進一步證實。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年齡上升,正常飲食難以滿足身體對核苷酸的大量需求。于是在實驗中,他們召集了30名受過中等訓練的男性志愿者,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安慰劑組(P)、實驗組(E)3組,在60天內對其進行高頻率2分鐘的大運動測試。
結果顯示:服用核苷酸的實驗組,其運動后力竭時間顯著改善,大約增加5%;而對照組相較而言則變化不大。兩項實驗說明,除老人、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外,外源性補充核酸營養,對運動人群的免疫力提升同樣存在積極影響。
核酸和核苷酸是如何對免疫力產生重要作用的?
核酸和核苷酸
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是生命基本物質之一。天然的核酸有兩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另一類是核糖核酸(RNA)。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而核苷酸則包含堿基(嘌呤、嘧啶)、戊糖和磷酸三種成分。堿基和戊糖通過糖苷鍵構成核苷,核苷(脫氧核苷)與磷酸通過酯鍵構成核苷酸(脫氧核苷酸)。
核苷酸代謝
食物中的核酸大多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人體內的核苷酸主要由機體細胞自身合成,核苷酸不屬于營養必需物質。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主要在肝、小腸和腎,代謝終產物是尿酸。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是胞嘧啶脫氧基轉變成尿嘧啶,尿嘧啶最終生成NH3、CO2和β-丙氨酸。
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核苷酸是生物體內一種非常重要的低分子化合物,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來研究發現,體內自行合成的核苷酸已經不能滿足各種代謝旺盛的細胞和組織的需求,當動物處在饑餓、肝損傷及快速生長的情況下,外源性核苷酸能進入各種組織并被利用。外源核苷酸對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胃腸道的生長發育,肝功能及脂代謝有重要影響。在特定的情況下,需要補充核苷酸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促進腸道的生長發育及腸道損傷后的修復,利于腸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體外組織培養及腸外營養實驗證實外源核苷酸能夠使小腸絨毛的高度增加、腸壁厚度增大、腸組織蛋白質及DNA含量增大(50%--70%),促進了腸道細胞的生長發育及成熟。核苷酸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生長及類型,在培養基中加入外源核苷酸有利于雙歧桿菌的生長。
可維持肝細胞核苷酸代謝。肝臟是合成核苷酸的主要器官,當動物處于快速生長或免疫應激時,肝臟合成核苷酸的能力會加強,增大了對核苷酸的需要,此時不及時添加外源核苷酸,肝功能會紊亂,影響動物正常的生長發育。改變肝臟中核苷酸的濃度會影響肝臟的功能,核苷酸可維持肝細胞核苷酸的代謝。
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核苷酸及其相關物質均可作為內源性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
對機體免疫作用的影響。核苷酸可維持正常的體液免疫,促進體液免疫的維持,有利于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維持。
核苷酸在營養方面的應用。實驗證實,外源性核苷酸的加入可提高肝臟中MLP的含量,提高肌肉中MLP和甘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肌肉中的營養價值。
研究證明,補充核苷酸可提高免疫因子白介素-2,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這對我們防止再次感染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另外,核苷酸補劑的安全性頗高,已經多國被批準作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特醫食品、保健食品中的成分,幫助這些身體虛弱群體提高免疫力。
既然機理很清晰了,那么如何補充核苷酸呢?
為了增強免疫力,首先想到的是補充一定蛋白質,可以從食物入手。
我們在平時飲食中需要多攝入雞蛋、牛奶、魚蝦、豆制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不過有研究指出,當身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時,直接補充蛋白質身體難以吸收,體內蛋白質含量也無法提高,此時外源性補充“核酸”補劑卻可以使免疫恢復正常。這是因為“核酸”是重要基礎營養素,它的含量充足才能保證包括蛋白質在內的其他營養的吸收。
除此之外,外源性補充“核酸營養”是要介紹的另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由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核苷酸營養學》一書中介紹到:體內自行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滿足各種代謝旺盛的組織和細胞的需求。當處在受到免疫挑戰、肝損傷、饑餓及快速生長的情況下,外源性核苷酸能進入各種組織中并被利用,外源性核苷酸對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胃腸道的生長發育、肝功能及脂代謝有重要影響,在特定的情況下需要補充核苷酸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被核苷酸認為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關于增強免疫力,除了攝入高蛋白食物和補充核苷酸,運動、充足的睡眠、戒煙戒酒等方法也是經科學驗證的,對免疫力有益的方法。
隨著免疫力的提升,人們不僅可以抵御新冠病毒,還能對其它類型的病毒疾病產生進一步的抵抗。
參考文獻:
[1]Ding, T., Song, G., Liu, X., Xu, M., & Li, Y. (2021). Nucleotides as optimal candidates for essential nutrients in living organisms: A review.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82, 104498. https://doi.org/10.1016/j.jff.2021.104498
[2]Yan K-I T,Huang C-B, Chen Q,Effect of nucleotides on diarrhea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healthy term infants in Taiwan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ion,2003,36:37—43.
[3]RIERA J, PONS V, MARTINEZ-PUIG D, et al. Dietary nucleotide improves markers of immune response to strenuous exercise under a cold environment [J]. J Int Soc Sports Nutr, 2013, 10(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