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批次產品不合規蘭蔻等被點名 化妝品監管趨嚴
不合規化妝品通告頻出,強監管已在路上。2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15批次化妝品不合規通告。就在前一天,國家藥監局剛發布了51批次不合規化妝品的通告。多批次不合規通報背后,是多品牌存在成分比對不匹配、添加禁用原料、菌落總數不合規等違規情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的一年,國家藥監局密集性頒布多套針對化妝品行業監管的規范條例,不斷加強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力度。而監管的趨嚴,不論是對于行業亂象的遏制還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多批次產品不合規
2月14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在2022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產品標簽標示為委托方濟南赤道經貿有限公司、被委托方廣州市碧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韓圣伊薰衣草祛痘原漿液等15批次化妝品不合規。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信息,此次不合格產品原因主要為添加了禁用原料。其中,標簽標示名稱為清詩帕潤凈潔發乳添加了環丙沙星等禁用原料,卡依洛祛痘修護乳霜添加了西咪替丁禁用原料。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天,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51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涉及染發、洗發、防曬、面膜等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為成分比對、菌落總數等不符合規定。
其中,產品標簽標示為巴黎歐萊雅(香港)化妝品有限公司(監制)、廣州總都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mewell美維蘭絲潤-弱酸修護發膜(標示批號:ZD2D2205),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檢出結果不符合規定。產品標簽標示為法國蘭蔻國際集團藥妝有限公司(商標持有人)、廣州金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廣州玉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生產的YIGAR海元素儲水霜(標示批號:20210105CD),其丙烯酰胺含量超出規定的分量。
國家藥監局先后兩天連著通報多批次化妝品不合規,不難看出其對行業違規現象的打擊力度。
根據國家藥監局通報信息,要求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上述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涉及的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依法立案調查,責令相關企業立即依法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各省(區、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相關化妝品經營者立即停止經營上述化妝品,依法調查其進貨查驗記錄等情況,對違法產品進行追根溯源;發現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行業監管趨嚴
事實上,近兩年,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條例的陸續落地,化妝品行業正在迎來“嚴”監管的時代。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在過去兩年,監管層密集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化妝品行業的規范條例。
譬如,在2021年初,國務院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從備案、宣傳、違規懲罰等多層面進行了嚴格的規范。2021年5月,《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22年7月,《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正式實施。2022年9月,《國家藥監局關于正式實施化妝品電子注冊證的公告》正式實施。2022年10月,《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23年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規范條例辦法密集性實施的背后,是整個行業“嚴監管”時代的到來。“監管的目的是規范行業發展,趨嚴的監管在很大程度上將推動行業發展更為透明、加速成長,形成規范、透明、安全和高效率的發展環境。”業內人士表示。
事實上,這種“嚴”體現在監管精準細致、懲罰力度更大更嚴等層面。譬如《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規定,化妝品標簽應當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注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以“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產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等。
快消行業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行業新規的不斷落地,對行業發展起到進一步的規范作用。這幾年整體消費市場變化較快,消費者消費意識飛速發展。諸多企業的標準、規范走在了法律法規的前面。所以在國家層面,亟須出現符合當下消費環境的相關法律條文,進而引領和規范行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