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也能包治百病?是醫學新成果還是又一騙局?
有一種藥,吃了它可以治療多種慢性病,癌癥、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婦科病等等各種醫學難題在它面前,成了藥到病除的“小毛病”,如此“神藥”,你心動么?
2018年,正在做試管移植的李女士(化名)查出了早期子宮內膜癌,幸運的是經過治療,李女士基本恢復健康。然而2021年1月,李女士在朋友的介紹下,了解到一款“食用菌”保健品,該保健品聲稱可以治療各大疾病,并可以針對她的癌癥體質調配合適的“食用菌”。極度渴望健康的李女士當天就轉賬2081元訂購了該商品。
第二天,李女士被朋友邀請去聽講座,工作人員十分熱情,聲情并茂的講述“食用菌”的療效驚人,任何醫院治不好的疾病,只要服用“食用菌”都可以治愈,不僅如此,加入會員既可以賣貨掙錢又能自己服用,三年就可收益上百萬元。在工作人員的鼓動下,李女士繳納了270元成為會員,并獲得一本宣傳冊。
在隨后的三天里,李女士一直在聽課,老師們苦口婆心地講述食用菌治好了許多癌癥和糖尿病患者,眾多會員也在分享自己售賣食用菌的案例,這其中還有自稱被食用菌治好的白血病病人。
然而在服用食用菌一周后,李女士身上出現許多紅腫發癢的疹子,老師安慰她稱是在排毒,強忍疼痛繼續服用半個月后,癥狀仍未緩解,老師便讓李女士加大劑量,每種藥吃10片,一天下來要吃270片藥,李女士甚至吃到嘔吐。可到了第二階段,老師還在不斷為她增加劑量,最多的一天甚至要吃300片藥!
就這樣到了11月份李女士突然大出血,月經周期縮短到半月一次,老師卻仍以排毒為由讓其繼續服用。嚴重不適的李女士去醫院檢查身體,醫生告知李女士的貧血已經十分嚴重,且癌細胞已復發,耽誤治療近兩月的李女士最終只得切除子宮。
那么這個“食用菌”到底是何方神圣?
根據資料顯示,這些“食用菌”的生產商為“合肥瀚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在2022年,該公司就因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被行政處罰金48萬余元,沒收資產5萬余元。
同年3月,其委托生產商“合肥齊善貿易有限公司”也因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被處罰金86萬元。
不僅如此,2018年,與李女士有著相同經歷的王某,在被慫恿加大劑量食用該產品后,又被誘導可以停服治療藥物,導致病情加重死亡。“瀚齊”公司被告上法庭,經審理,“瀚齊”公司需賠償受害者家屬15萬元。
在該食用菌的宣傳資料上,我們發現“瀚齊”公司旗下全品類食用菌大約有十五種,且每瓶藥都價格不菲。
根據配料表可以看出,每一種食用菌都是由不同的菌類配比組成的,而這些我們常見的金針菇、猴頭菇、雞腿蘑、山楂、木耳等等,配上一些看似稀有名貴的冬蟲夏草、螺旋藻、靈芝、安絡小皮傘等,就被各自賦予了抗癌的功效。
《中國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明確規定:視頻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而人民日報上刊登的我國允許聲稱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僅有27個,其他的宣傳表述均為虛假宣傳。
與此同時,在我國,所有的號稱有保健功能的正規保健品是需要在包裝上明確標明“保健品食品標志(小藍帽)”的,而這些食用菌的瓶身上,只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并沒有保健品或藥品標識,也就是說,該食用菌僅為“食品”,甚至連保健品都稱不上。
李女士稱,團隊的老師們每次都是以家庭聚會的方式把會員約在一起,如果不去,就每天打電話催促,并且,所有的講師都非常善于打心理戰,每次的交流都完全貼合她還未生育,希望擁有健康身體備孕的心理,一步步為其洗腦。甚至在平時的聊天中,把“食用菌”奉為能“包治百病”的“神藥”。
該團隊還有一套十分精細的銷售步驟,針對不同人群,從如何交流、建立同理心、設定痛苦、到銷售成功,每一步都有專業話術。團隊利用病人“死馬當活馬醫”的心理,不斷為其推銷產品。
在課堂筆記中,還充斥著大量的“成功厚黑學”口號,群內時常分享月入萬元的“喜訊”,好似不加入該事業,就是不夠努力,賣不出產品,就是沒有堅持。與此同時,團隊還制定了一套“貴賓生產線”,他們稱這種模式為直銷。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企業只有取得商務部批準頒發的直銷牌照,才可以從事直銷。而目前還未有資料顯示“瀚齊”公司擁有直銷牌照。
然而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若真有“神藥”包治百病,醫院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人民日報對如何辨別購買正規保健品做了詳細分析(見下圖)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提醒廣大群眾,如發現類似虛假宣傳的產品,可以及時報警,避免更大的損失。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原創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