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下半場,企業該如何爭得一線先機?
直播電商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在上半場野蠻生長之后,有人歡喜有人憂,然而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在下半場來臨之際,大家迫切需要更具確定性的增長,都在尋找那個能讓他們在下半場贏得先機,爭的頭籌的契機。
那么,在瘋狂增長的盛宴過后,企業的直播電商之路該怎么走呢?也許,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簡單探討探討一番。
#01.產品維度
當我們看到無數消費者涌向某一個流量陣地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的不僅是平臺、頭部主播,我們還需要看到,真正吸引消費者的,最終還是產品本身,前兩者有“聚魚效應”,而后者我們則成為“留魚效應”。
直播帶貨的本質還是產品,產品一直是核心板塊,不論通過什么平臺進行直播帶貨,選品都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銷售轉化。雖然直播間名氣更大程度影響首次消費,例如,直播間消費者購買產品,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個人所需,也可能是出于對主播的喜愛,也有可能是出于價格因素,但復購的秘訣還是在產品本身。
#02.供應鏈維度
那么,如何保障直播商品質量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穩定且優質的貨源,后端供應鏈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凸顯,將來勢必會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
一個好的供應鏈,可以保證貨品發貨及時、支撐店鋪正常運行并增加店鋪在平臺的權重,對于帶貨主播而言,有好的貨源,好的效能,提供的產品質量穩定,客戶數量才能持續增加,觀眾才會一直到你的直播間消費。
對于剛起步的直播間來說,在沒有人氣,沒有流量,更沒有穩定供應商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能夠支持代發的供應鏈平臺,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倉儲、物流成本,提升競爭力。
#03.服務維度
直播帶貨,從前段來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線上營銷活動,但事實并非如此,想要做到持續火爆,持續復購,就必須有完善的服務體系,交易完成才是真正服務的開始。
在直播帶貨結束之后,首選需要對用戶進行更細致的劃分,將客戶分成“第一次聽說這個品牌”、“有興趣但還沒下單”、“首次下單”、“多次復購”等不同的標簽,通過對標簽以及實際銷售情況的精細分析對比,去調整帶貨策略,根據不同人群去展示不同的帶貨風格。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需要重點考慮如何面向不同的用戶去介紹好產品,如何更好的解答用戶的疑慮,如何調動,照顧,安撫消費者情緒。
最后就是要做好售后保障工作,包括發貨、退款退貨,投訴等等問題。
在野蠻生長結束之后,直播帶貨拼的不僅是流量和營銷,更是一個完整的消費生態系統。能一站囊括商家服務、支付、物流、貨品、消費者體系的完整電商生態系統,真正幫助企業在直播電商的后半場建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