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黃昏戀變成“黃昏騙”!老人網戀被騙10萬元
小心黃昏戀變成“黃昏騙”!交友詐騙中八成受害者是老人
一些獨身老人缺乏關懷與陪伴,希望通過黃昏戀尋找另一半。詐騙分子瞄準這些獨身老人,前期通過“婚姻中介”介紹,然后與被害人發展成戀愛關系,再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財,最后攜款潛逃。
警方提醒,利用婚戀對老年人進行詐騙一般有三類情況,提醒老年人在黃昏戀中,切莫輕信甜言蜜語,莫輕易轉賬,避免人財兩空。
老人網戀被騙10萬元
警方查明對方已有家室
今年4月份,市民李女士發現父親的開支突然變多,行為也變得神秘起來。經過再三追問,李女士得知了其中的實情。
原來,兩年前李女士的父親李大爺在某婚戀網站注冊了會員,結識了一位名叫“陳某巧”的女子。兩人有很多共同語言,聊得挺好,李大爺覺得對方挺適合做老伴,很快兩人就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
“戀愛”不久,“陳某巧”開始以買房交押金、看病需要花錢等借口向李大爺借錢,金額逐漸增多。為了滿足“女友”的需求,李大爺除了問子女要錢,還透支信用卡給她轉賬。在“戀愛”期間,李大爺曾提出到“陳某巧”的工作地去看她,被她以各種理由拒絕。
據李女士的女兒介紹,在兩年“戀愛”期間,父親共給對方轉了10萬元。今年四月份,李大爺突然聯系不上“陳某巧”了,擔心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但李女士感覺父親的“女友”像是騙子,就帶父親到市公安局張灣區分局報警。
經警方調查,原來,李大爺的“女友”真名叫“陳某玲”,是鄖陽區人,早已結婚生子。老公和兒子長年在外打工,她使用姐姐“陳某巧”的身份信息注冊了某婚戀網站的會員。在認識李大爺后,她謊稱已經離異,并以“談戀愛”的名義與李大爺交往,編造各種借款理由詐騙錢財10萬元,用于滿足個人的日常開銷,騙來的錢財早已被她揮霍一空。
交友詐騙案的受害者中
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八成
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十堰發生的網戀詐騙案的受害者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八成。
家住十堰城區的張大爺67歲了,身體依然健朗。老伴在他退休那年去世了,兒女們都不在身邊,張大爺感到十分寂寞。2021年春節后,張大爺跟子女微信視頻后,發現有一陌生人加他為微信好友,閑來無事的張大爺就跟對方聊了起來。
通過聊天,張大爺了解到,對方名叫陳英,今年50歲,在上海居住。陳英的丈夫去世得早,她獨自一人把孩子養大,如今孩子在北京成家了,就剩陳英一個人在上海,她說想找一個人共度余生。相似的“命運”,讓張大爺對陳英心生憐憫。
通過一段時間的聊天,兩天在網上確定了戀愛關系。不僅如此,陳英表示,如果張大爺愿意,她可以賣掉上海的房子,來到十堰與張大爺一起生活。
為此,張大爺主動在微信給陳英轉賬1萬元,讓其用于購買機票等開銷,陳英也欣然接受。隨后,對方又以房屋過戶、報增值稅等由頭,先后從張大爺處“借”走6萬元。可不久后,張大爺發現對方已將他拉黑。
這時,張大爺才發覺上當受騙,于是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
婚戀詐騙一般有三類
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
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針對老年人黃昏戀的被騙案件,總結出了三類騙局。
第一類:利用婚托騙取婚介費。婚戀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以合法公司作掩護,實施團伙作案,這類詐騙,犯罪嫌疑人首先投放廣告征婚或是婚介廣告,讓有婚戀需求的老年人主動聯系他們。隨后,犯罪嫌疑人會與受害人口頭約定或者通過簽署合同的方式騙取信任。
接著犯罪嫌疑人會安排“紅娘”同受害者見面,然后收取介紹費,將該公司的“婚托”介紹給受害者,“婚托”與受害者互留聯系方式。聯系幾次后,“婚托”以雙方不合適為由將受害者拉黑,最終實現詐騙受害者介紹費的目的。
第二類:利用婚托騙取投資消費。有的犯罪嫌疑人會通過第三方網絡軟件公司或是建立網絡平臺公司非法獲取用戶信息。他們會安排“婚托”針對性發送信息給有需求的老年人,接著在網上建立“戀愛關系”,由“婚托”誘導受害者下載APP投資理財、購物、送禮物等方式,最終實現詐騙受害者錢財的目的。
第三類:利用婚托騙取彩禮或向老人借錢。在這害騙局中,犯罪嫌疑人首先會物色有婚戀需求的老年人,接著以各種理由接近受害者,然后建立“戀愛關系”,進而談婚論嫁,最后以彩禮、借錢等騙取受害者錢財后閃離,最終實現詐騙目的。
警方提醒:
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負責人毛群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婚戀需求很正常,但請不要盲目輕信陌生人。
“我們辦案時發現,這些受害人年紀較大,大多數獨居,與后輩交流時間少,信息收集渠道單一,防騙意識較差,受騙之后很少能采取報警等方式維權。”毛群介紹,很多老人受騙后羞于對家人提及,直到東窗事發后,家人才知曉情況。
毛群也提醒,老人有婚戀需求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可靠、口碑好的服務機構,并簽訂正式的服務合同,并了解清楚相關的權利義務,發生糾紛及時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民間婚介一定要選擇誠信、可靠、熟悉的人,遠離非誠信、不了解的人。
在同“婚戀對象”接觸交往時,一定要理性,充分了解相親對象的基本情況,一定要請親朋好友提供參考意見。
在婚戀過程中,不要輕信投資理財;如遇對方誘導式提出投資理財、購物、送禮物等情況,不要輕易轉賬匯款給對方,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求助。
關鍵要掌握財產的主動權,切莫輕信甜言蜜語,避免人財兩空。如遇被騙,要保留證據,第一時間報警,警方會全力破案、追贓挽損。
同時,建議子女們常回家看看,多給老人講講防詐騙知識,多給他們一些關心,發現異常及時報警求助,不給違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此文來源:十堰晚報 記者楊建波,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