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啟Pi幣兌換活動,一Pi可換213萬?警方緊急提醒!
網上流傳的截圖中稱央行即將開啟派幣兌換活動,1派幣可兌換213萬余元人民幣。據查證,央行沒有發布過該公告,且派幣不可能由政府維護,目前派幣還沒有開啟交易,一文不值。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國對數字貨幣實施嚴厲的監管政策,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張關于央行開放派幣(也稱pi幣)交易的截圖:
中國人民銀行的官網上并沒有2022年8月20日的公告信息。且截圖的文字語句不通順,出現了標點使用錯誤,絕不可能出自央行之手。
當然,要知道這張圖有多離譜,還需要對派幣有一定的了解。
什么是派幣?在派幣官網Pi Network上這樣介紹道:“派幣是一種新型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是由社區而非政府或銀行維護的新型數字貨幣……雖然大多數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對于普通人來說很難獲取與利用,但派幣將加密貨幣的力量掌握在您的手中?!辈煌诒忍貛?,挖派幣的方式非常簡單,根據網站介紹,只需下載相應app就能免費“挖礦”,不耗電、不費流量。
Pi Network對派幣的介紹
派幣有什么價值呢?派幣仍在吸引小白入坑的“畫餅”階段,遲遲沒有上線主網、開啟交易,所以目前它一文不值,至于未來能否開啟交易、價格會是多少,一切都還無從可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吳海峰就否定了派幣的應用價值:“挖一枚比特幣消耗的電力非常大,其成本至少要覆蓋電力價格。如果手機也能不費存儲的挖幣,說明成本非常低,邊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從這個方面考量,注定它的市場價值非常低?!?/span>
由上可知,截圖中的內容真是一派胡言:派幣等加密貨幣不可能由央行主導開啟兌換,而且目前派幣本身也沒有任何交換價值。
近日,一種名為“π幣”的虛擬貨幣,通過花式宣傳引導老年人參與,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
日前,三明永安市公安局發現,永安市燕西街道一商鋪內有人正在給一群老年人講解“π幣”,聲稱“π幣”可免費通過挖礦所得,通過轉讓交易,市場價值可能上漲幾十倍或者幾千倍。
據悉,“π幣”又叫pi幣,是一種虛擬數字貨幣,相對于比特幣需要“礦機”,π幣似乎更加“平易近人”,只需要手機下載APP就能免費挖礦,每天點擊就可以挖到“π幣”,一旦“π幣”價格大漲,就能實現暴富。一旦心動入局,投資者可能就此深陷泥潭。
發現此情況后,永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當即聯合經偵大隊、市場監督管理局前往突擊檢查。
通過檢查發現,該商鋪于當日組織40余名中老年人對“π幣”理念進行講解以及聚餐等活動,有引導大齡群眾進行投資的行為傾向。
民警當場約談相關負責人,明確告知進行養老詐騙等相關違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同時向老年人現場宣傳防范養老詐騙相關知識。此外,門店內不合規的經營行為已移交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調查處理。
在多部門的及時介入下,成功阻止了部分老年人投資“π幣”的沖動,加強了養老詐騙風險宣傳和普法宣傳,進一步營造了“百日行動”良好社會氛圍。
警方提醒
幣圈的APP大部分是靠海外ID才能在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借用別人的ID可能會上傳自己手機內的文件。這些虛擬貨幣APP在使用過程中也可能上傳用戶隱私信息,讓用戶隱私在網絡世界里裸奔。
其次,少數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詐騙在早期會給用戶設定非常低的進入門檻,等到項目方開始宣布該虛擬幣能夠轉賬或交易,存在資金流通的可能,就將為項目方拋售代幣提供機會,風險也會大大增加。同時要避開靠“拉人頭”、多層級返傭方式變現的項目,這類傳銷式營銷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