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停止直銷經營的直銷企業們
作者: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盧穎
目前我國有直銷企業91家,除去3家不被允許開展直銷業務的企業,還有88家應當處于正常經營狀態的直銷企業。然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這88家企業中有29家企業在2021年的直銷額為0或不足5萬元,處于停止直銷經營的狀態,企業數量占所有直銷企業的三分之一。該數字比起2020年的25家增加了4家,比起2019年的15家幾乎是翻了一倍之多。而這個數據在2018年,還僅僅只有9家。
直銷企業不直銷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針對這29家企業,筆者簡單進行了一下分析。
01
停止直銷經營的企業在各省市的分布不均衡
直銷作為舶來品,最初進入我國時就大多選擇落地在我國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我國直銷企業在各個省市的數量分布本身就不均衡,僅從各個省市直銷企業總部的數量來看,差距也是比較明顯的。而這29家企業在各省市的分布情況也是不均衡的。
從數據來看,有3個省的直銷企業100%停止了直銷經營,而有8個省的數據百分比為0%, 但這些地區本身直銷企業數量就很少,僅1到3家。由于企業數量基數小而產生的100%或者0%都具有偶然性,無法深入分析。此外,有4個省市有超過50%的企業停止直銷經營,這些省的直銷企業數量屬于相對較少,為2-7家。
還有7個省市的這一數據處于較低水平,不足50%,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和廣東省,而其中廣東省僅有8%的直銷企業停止直銷經營。在這些地區,直銷企業的數量相對較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因此也不難理解,直銷行業發展的健康程度相對好一些。
02
停止直銷經營的內資企業比外資企業多
在88家直銷企業中,有56家為內資企業,其中有22家企業停止直銷經營,占比39%;有32家為外資企業,其中有7家企業停止直銷經營,占比22%。這7家外資企業中有3家美資企業,3家韓資企業,1家港資企業。
29家停止直銷經營的企業中有22家是2014年1月1日以后拿牌的企業,且其中有18家為內資企業。在筆者眼里,2008年到2014年是直銷行業高速發展的階段,那幾年的直銷業發展紅紅火火,直銷牌照的含金量極高,很多企業趨之若鶩。在2014年之前,直銷行業中不論是企業數量還是企業經營額,都是以外資企業為主,內外資企業力量對比懸殊。2014年,商務部加快了發牌的速度,一時間大量內資直銷企業出現,還包括一些人們熟悉的傳統行業中的老牌企業。內資企業的數量一躍而起,從此超過外資企業。
因此,在停止直銷經營的企業中,內資居多,且又以2014年1月1日以后拿牌的內資企業居多,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些企業一方面并沒有太多直銷發展的歷史經驗,大多為“拿來主義”,他們在直銷行業發展紅火的階段,在整個行業趨好的大環境下獲得行業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又有著傳統銷售的經驗,停下直銷板塊業務相對比起已經有著很多年海外直銷發展史的外資企業要容易很多。
03
停止直銷經營的直銷企業們經營情況兩極分化
從2021年的全年經營額數據來看,這29家停止直銷經營的企業中有13家企業的總經營額數據同比2020年是增長的,占企業數量的45%,而其中同比增長超過100%的有3家,增長率最高達到162%。這13家企業中,有12家為內資企業,占比高達92%。
同時,29家企業中有16家企業的總經營額數據同比2020年是減少的,占企業數量的55%,其中經營額下降70%以上的有8家,更有2家企業停止了所有經營業務,總經營額為0。這16家企業中,有外資企業6家,占比所有停止直銷經營的外資企業數量的86%。
由此可見,停止直銷經營的企業也是兩級分化,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并沒有因為停止直銷經營而影響企業的總經營額,反而有所增長,而另一半的企業則受影響較大。而其中又可以看出,內資企業的轉型相對外資企業來說,明顯更順利一些,這與筆者之前的分析也較為吻合。
《直銷管理條例》對直銷經營的嚴格約束,已經成為直銷行業發展中無法突破的瓶頸。2019年權健事件之后直銷行業的停止發牌、停止擴區、停止產品審批等管理措施,持續至今。直銷企業不僅要面對直銷行業內的競爭,也要和同類產品的傳統企業去競爭終端消費者,還要與社交類電商平臺去競爭銷售從業人員,以及消費者。
曾經,有行業從業人員戲稱,直銷企業是帶著鐐銬跳舞的,指的就是《直銷管理條例》中嚴格的管理規定,對直銷企業發展的約束力。筆者認為,如果舞臺夠大,且在舞臺上的舞者都戴著同樣的鐐銬,鐐銬的重量可以讓舞者放緩動作和幅度,對促進這個年輕行業的健康穩健發展是有幫助的。但若舞臺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自由舞者,那么,原來的那些舞者可能大多只能選擇兩條路,要么離開舞臺,要么甩掉鐐銬。而那之后,舞臺又將會變成什么模樣,多少是有些令人擔憂的。筆者認為,只有助力直銷企業認真經營好直銷業務,只有讓直銷企業的直銷經營是有吸引力和行業優勢的,這個行業才會有繼續向前發展的內動力。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