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家拿牌企業活過10年,直銷為何堅挺
業內企業具有遠高于平均水平的存活率,穿越周期,堅持長期主義。
回顧2022上半年,行業因為多地反復的疫情又被披上了一層“陰霾”。
但隨著疫情的逐步消散,各種“穩市場、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的出臺,以及企業們轉戰線上自救,行業逐步回暖。
市場環境的風云變幻,注定了行業的波動轉折。
雖然面臨開局不佳的境況,但對于企業而言,周期更迭的背后,亦是一次絕佳考驗——“企業需要時間去冷靜、沉淀、適應,才能走地更加長遠。”
創業九死一生,社交電商退潮
在各種考驗之下,企業的生存狀態如何?
我們先來看看大環境。
根據DT財經數據,從2017年~2021年,這五年時間,平均每年都有3123.8家創新創業公司死去。特別是2019年,更是被稱之為“資本寒冬”,不少創業公司都由此走向死亡的終局。
2017~2021年死亡的新經濟創新創業公司數量及平均存活時間
甚至有數據顯示,中國初創公司能存活到5年以上的企業不足7%,10年以上不足2%。
在社交商業領域,近年來社交電商退潮,也佐證了這一判斷。
據銷貓不完全統計,從2021年開始,宣布App停止運營的明星社交電商就包括:淘小鋪、東小店、有品有魚、蜜芽。
加上此前貝店遭供應商討要6000萬貨款,以及鬧得沸沸揚揚的TST事件,都透露出社交電商的愈發疲軟之勢。
幾十年商海洗禮,直銷堅挺
反觀業內企業,經歷數十年的商海沉浮考驗,無論大環境如何變遷,總能找到合適的生存方式。
2005年12月,“兩個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企業們陸續入局直銷,以堅韌的姿態,持續扎根。
就在7月份,無限極在廣東江門新會生產基地啟動30周年創業展,和治友德召開全球市場15周年暨中國區6周年慶典。
銷貓以88家拿牌企業作為樣本,梳理了企業的成立周年和拿牌周年情況。
我們得出三個觀察:
除去13家企業停止直銷業務,75家拿牌企業中,3家經營時間超過30年;
經營時間在21~30年的企業,有32家;11~20年的企業有37家;
跨越波峰波谷,業內96%的企業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意味,業內企業具有遠高于平均水平的存活率,穿越周期,堅持長期主義。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4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