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藏藥協辦的《提高民族藥在臨床治療中的可及性》系列會暨藏藥在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高端專家研討會成功召開
為進一步支持中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更好地發揮民族藥尤其藏藥在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臨床優勢,提高腦血管疾病用藥可及性,7月29日下午,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聯合華衛健康集團主辦、金訶藏藥協辦的《提高民族藥在臨床治療中的可及性》系列會暨藏藥在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高端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邀請到二十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權威中醫腦病專家、藥學專家以及藏醫藥專家學者通過線下或線上的方式共同參與此次研討會。
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孫永章副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分院曹俊嶺教授擔任會議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分會秘書長魯嵒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曹克剛教授聯合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王國辰秘書長、廣東省中醫院蔡業峰教授致辭發言。
部分專家線上參會
孫永章副秘書長表示,民族藥是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能夠進一步促進民族藥的薪火傳承以及服務人民健康。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希望藏醫藥可以得到挖掘、保護和傳承。
會議的第一個環節是專題分享,北京藏醫院仲格嘉院長首先分享了“藏藥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的主題,他從理論體系到臨床實踐做了詳細的解讀,介紹了《月王藥診》和《四部醫典》對黑白脈的描述,對藏醫治療薩滯布病(即腦中風)的方法和用藥規律等進行歸納總結,并對藏醫治療薩滯布病的首選經典名方七十味珍珠丸在臨床上的應用案例進行了分享。
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多杰教授長期致力于七十味珍珠丸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在會上就廣泛關注的七十味珍珠丸中重金屬和礦物類藥物的安全性問題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從藏藥的研究背景、傳承研究、現代研究三個方面做出詳細解讀。
金訶藏藥醫學部高級總監黃海濤,根據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制定的《多維度多準則中成藥綜合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從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應用情況、科學性和標準規范六個方面向與會專家全面介紹了七十味珍珠丸。
會議的第二大環節為專家討論,與會專家積極發言,或分享應用心得,或建言獻策。
以青海省藏醫藥研究院昂青才旦教授、青海省藏醫院多杰才讓教授和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銀巴教授為代表的藏醫藥專家,介紹了七十味珍珠丸在藏區悠久的運用歷史及在臨床廣泛運用中的心得和體會,希望珍寶藏藥的代表七十味珍珠丸能夠走出藏區,惠及全國各族百姓。銀巴教授特別強調七十味珍珠丸珍貴是指它采用的藥材名貴和過去加工炮制不易,它使用的藥材資源在藏區是豐富而充足的,炮制和生產的瓶頸也早已得到解決。
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曹克剛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陳志剛教授為代表的對七十味珍珠丸有使用經驗或初步了解的專家,對其臨床療效予以肯定,建議在推廣中以總結“適應癥候群”的方式,讓更多醫生能夠更快更容易地理解和應用。同時討論了七十味珍珠丸治療的臨床療效,指出希望有更多的循證醫學研究以支持該品種在臨床更安全更廣泛的應用。
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閆詠梅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王麗霞教授等專家希望能夠進行臨床大樣本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以及完善藥品說明書不良反應和禁忌癥。
通過本次會議,使國內腦病領域權威專家對七十味珍珠丸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為進一步提高藏藥在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的合理應用,以及七十味珍珠丸今后的學術建設和臨床推廣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對藏醫藥的傳承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