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四措并舉筑牢打擊傳銷防火墻
近年來,合肥市遵循“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綜合治理”的思路,圍繞“看得見、防得住、打得走”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監管手段和機制,深化打擊傳銷社會綜合治理模式,經過連續不斷的努力,規模化聚集式傳銷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打擊傳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高位推動,構筑打擊傳銷組織體系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打擊傳銷工作,將其作為重點工作抓部署、抓考核、抓落實。2022年以來市政府召開多次打擊傳銷工作調度會、現場會、督辦會,以市政府名義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打擊傳銷工作的意見》《關于建立打擊傳銷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打擊傳銷防控固守工作考核辦法》等一系列文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組建了31支1400人的專業打擊傳銷隊伍,市級財政每年安排打擊傳銷經費100萬元,縣區、街鎮兩級財政每年保障打擊傳銷專項經費 8000 萬元,確保打擊傳銷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部門聯動,構筑打擊傳銷執法體系
2022年以來,合肥市堅持機制打擊和日常動態監管相結合,刑事打擊和行政處理相結合,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一是突出集中清理,在常態化打擊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打擊傳銷“皖劍-2022”行動暨打擊網絡傳銷專項執法行動。共取締傳銷窩點53處,遣返一般傳銷人員157人次,行政處罰為傳銷活動提供便利條件案件5件,罰沒款2萬元。二是強化刑事打擊,對涉嫌傳銷重點線索進行會商、核查,及時移送外省市網絡傳銷線索,該立案的及時立案、該采取強制措施的及時采取強制措施。三是嚴格行政處罰,市場監管部門對達不到追究刑責的傳銷骨干和不配合的出租屋業主,及時固定證據,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創新方式,構筑打擊傳銷制度體系
在多年的打擊傳銷實踐中,合肥市堅持抓好“兩個源頭、三個重要環節”,即圍繞出租房和流動人口兩個源頭實施打擊,破解傳銷人員“打而不走、驅而不散”的難題。一是依托小區物業公司的房屋登記備案信息,由社區居委會牽頭協調,發動小區門衛保安、物管人員、小區保潔人員、水電維修工,全面摸排核對出租房情況,匯總疑似傳銷窩點線索。二是堅持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公安兜底、專業打擊相輔助,形成“兩家執法、專業打擊”相結合的清理取締機制。三是出臺《合肥市鞏固打擊傳銷工作成果導則》,完善打擊傳銷長效機制。
群防群治,構筑打擊傳銷宣傳體系
多形式、多渠道、寬角度、全時段、全覆蓋開展打擊傳銷宣傳活動。連續15年開展防范傳銷進校園活動;每天在市、縣級廣播電視全頻道展播禁止傳銷公益廣告;通過報紙、無線廣播、電視新聞等向社會發布打擊傳銷典型案例;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宣傳活動651次,印發宣傳材料12萬余份,辦理12345市長熱線涉傳投訴16件,兌現舉報獎勵0.53萬元。
傳銷是當今社會的一大毒瘤,嚴重影響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當前傳銷活動越來越隱蔽,趨向潛伏;傳銷人員越來越頑固,非暴力不合作傾向越來越多。通過學習合肥打擊傳銷工作經驗,對我們的啟示主要有:
政府聚力,下好打擊傳銷“先手棋”
強化政府領導機制建設,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是打擊傳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健全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打擊傳銷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社會綜合治理(平安建設)考核和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加強財政支持力度,成立專業化打擊傳銷隊伍,深入查辦重大傳銷案件,推進打擊傳銷工作無縫銜接。
宣傳賦能,出好教育防范“關鍵招”
開展一系列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打擊傳銷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新媒體開展禁止傳銷宣傳,推動宣教普法活動進社區、進村莊、進校園、進企業、進市場,提高人民群眾識別防范傳銷的能力。
監管引領,打好整治傳銷“組合拳”
不斷強化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措施,開展線下涉傳線索排查處置。加大對網絡傳銷監測治理的工作力度,聚焦社交電商、招商加盟、兼職任務、網絡游戲等模式深入核查線索,及時發現并依法處置涉及網絡傳銷行為。強化行刑銜接,在線索通報、案件移交、調查取證、現場查處和案后處置等方面深化合作機制。
目標導向,擰好平安濱州“安全閥”
繼續把打擊傳銷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和社會綜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季度根據核查情況綜合進行考評。完善“無傳銷社區”創建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打擊傳銷宣傳進社區(村)活動。落實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的防范機制。及時出臺《處置傳銷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依法科學應對可能發生的傳銷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