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原料獲批!益生菌與腦健康領域迎來“黑馬型選手”
2022年上半年,國家衛健委批準了5種新食品原料,其中當屬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和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最引人關注。兩款新原料堪稱各自領域的“黑馬型選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款新原料能夠為直銷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和作用…
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
首先我們來說說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長雙歧桿菌長亞種(原名為:長雙歧桿菌),據了解,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從健康嬰兒腸道中分離得到,該菌株已在美國、日本被批準用于嬰幼兒食品。國內外開展的多項嬰幼兒臨床研究證明,該菌株具有較好的食用安全性。目前,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已經被列入我國《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
圖片來源:衛健委官網
國家對于嬰幼兒益生菌的要求更高、更精準。該菌株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標應符合我國相關標準。不但明確了可食用菌種,更有嚴格的菌株限制。且從菌株來源、臨床證據、疾病研究等方面進行更嚴謹的安全評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長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
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被批準為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可見其安全性。單從這一點來說,它就可以成為益生菌領域的一匹黑馬。相信對于直銷行業專注于母嬰品類的企業來說,雙歧桿菌長亞種BB536的獲批無疑打開了產品結構上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天然存在于多種食物如牛奶、雞蛋、菠菜等中。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在美國被作為“一般認為安全的物質(GRAS)”管理,可作為原料用于能量飲料、運動飲料、電解質飲料等食品;歐盟和加拿大作為膳食補充劑或天然保健食品。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審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專家對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并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和使用應當符合公告內容以及食品安全相關法規要求。
圖片來源:衛健委官網截圖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簡稱PQQ,被稱為第十四種維生素,具有多種生物功能,能刺激微生物生長,因此常用作促生長因子。其次,它還具有治療心臟病,神經性疾病,保護肝臟的作用,在食品生產行業前景廣闊。在抗氧化方面,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可催化氧化還原反應,對動植物生產發育具有促進作用,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遠遠超過維生素C和維生素E。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的作用與功效國外已經得到普遍認可,更多被做成片劑壓片形式,領域包括促進智力發育、防衰老抗氧化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鑒于其強大的抗氧化功效,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的獲批,很可能在腦健康領域起到一匹“黑馬”的效果。
吡咯并喹啉醌二鈉鹽于2021年3月8日受理為新食品原料,并于同年8月17日公開征求意見,再到2022年3月獲批,用時約一年,可以看到審批速度明顯加快。新食品原料作為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開發的基礎,國家對其審批的加快,也為功能食品開發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