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級”兒童化妝品并不存在!
7月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中國保健協會化妝品發展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暑期消費提示,保障兒童用妝安全。
提示稱,近期,一些商家在生產化妝品時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產“食品”的原料,就借機稱這樣的化妝品為“食品級”化妝品,暗示家長把這樣的化妝品給兒童使用更安全。事實上,化妝品和食品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規規定,適用不同的產品標準、原料要求、生產條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食品級”化妝品。
上述兩協會指出,不存在“食品級”化妝品,誤當食物攝入化妝品存在安全風險。專家認為,評價化妝品是否安全,需要評估其原料的安全性,同時還需要評估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使用方式、貯存條件等。《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兒童化妝品標簽不得標注‘食品級’‘可食用’等詞語或者食品有關圖案”。
近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追求愈加強烈,化妝品市場逐漸顯現出不斷增長的銷量和低齡化的趨勢,并衍生出了兒童化妝品品類。兒童化妝品是指適用于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具有清潔、保濕、爽身、防曬等功效的化妝品。對于標識“適用于全人群”“全家使用”等詞語或者利用商標、圖案、諧音、字母、漢語拼音、數字、符號、包裝形式等暗示產品使用人群包含兒童的產品,也按照兒童化妝品管理。
兒童化妝品“小金盾”標志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每年至少有5000萬兒童使用化妝品,估算兒童化妝品市場份額已近50億元,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市場上,唇彩、唇膏、腮紅、指甲油、眼影、閃粉、修容膏、粉餅、粉撲等兒童化妝品琳瑯滿目,一些電商還以兒童化妝品組合套裝形式銷售,銷量頗為可觀。與此同時,兒童化妝品市場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無生產許可證生產兒童化妝品、偽造生產廠名廠址、非法添加激素和抗感染類藥物、宣稱“食品級”化妝品、售賣的“彩妝玩具”易被當成兒童化妝品等,不利于兒童的安全健康。
“3歲以下嬰幼兒不宜使用彩妝。”中消協稱,由于兒童的皮膚特點,決定了這個群體對化妝品配方有著更為特殊的考量,不僅兒童化妝品與成人化妝品有較大不同,3歲以下嬰幼兒與3~12歲兒童所使用的化妝品也不完全一樣。“如果彩妝化妝品標簽宣稱3歲以下嬰幼兒可用,則屬于違法行為。”
同時,嚴格區分兒童化妝品與玩具,切勿將彩妝玩具當兒童化妝品使用。兒童化妝品與玩具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實施管理,其管理措施和要求也不相同。
當前,一些由眼影、腮紅、口紅、指甲油等組成的“兒童梳妝臺”或“寶寶梳妝臺”等產品在市場上十分熱銷。
專家指出,實際上,這類產品很多是由玩具生產企業生產的僅供玩偶等涂飾用的“彩妝玩具”,只按照玩具的生產標準和質檢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并未依法在藥監部門完成產品的注冊或備案,不作為兒童化妝品管理。按照一般玩具產品標準生產出來的“口紅玩具”“腮紅玩具”等產品中可能含有不適宜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的物質,如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著色劑等,如果當化妝品使用可能會刺激兒童皮膚。
此外,這類“彩妝玩具”還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如鉛超標。過量鉛被吸收后可損害身體多個系統,并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為此,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時,一定要將兒童化妝品與彩妝玩具區分開來。
兩協會同時提示,在日常使用中,如偶爾少量的口紅、唇膏等質量合格的兒童化妝品被舔食入口,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攝入量較小,一般仍在安全容許的范圍內。但如果孩子把兒童化妝品誤當作食品大量攝入,則可能導致健康風險,如果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