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變傳銷 隆力奇事件讓我們警惕"糖衣毒藥"
★光明網法治深度報道
“比存款更劃算,比股票更保險”,這不是什么新的投資理財品種,而是隆力奇宣傳的直銷獎金制度。作為國內最大的日化企業之一,隆力奇近日卻深陷傳銷漩渦,并因此被沈陽工商部門約談處罰。隆力奇的回應卻表示,是一些經銷商利用其直銷模式夸大宣傳產品及公司激勵機制等,誤導了消費者,而企業又沒有很好管控,導致實際執行走樣。
近年來,“直銷變味成傳銷”在國內似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富迪健康科技、哈藥集團等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正規企業,相繼被曝涉嫌傳銷疑云,隆力奇此次也未能幸免。人們不禁要問,直銷距離傳銷,究竟有多遠?為何這些知名企業會前仆后繼、陷入傳銷的漩渦中而不能自拔?
企業選擇直銷的初衷
2004-2005年,我國實施了一系列醫藥新政,醫藥行業表現低迷;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保健品市場正在邁向繁榮。主營業務的大幅縮水以及保健品的無限風光,促使包括領頭羊在內的哈藥等眾多制藥企業紛紛試水直銷。
而在日化行業,由于國內商超賣場的入場費用太高,跟寶潔、聯合利華等較低入場門檻的外資大型日化企業相比,國內日化品牌在傳統銷售渠道中處于競爭劣勢。一些本土企業往往通過開專賣店或者直銷的方式來規避高昂的渠道成本,而隆力奇選擇了后者。
傳統銷售渠道的不暢,迫使這些廠商另辟蹊徑;加之安利、雅芳等國外直銷巨頭在華靚麗業績的誘惑,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試水直銷,且大多集中在藥品、保健品、日化用品領域。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產品,也可以加入會員獲得消費返點;如果會員向其他人推銷相關產品,就可以獲得更多返點。
國際成熟的直銷規則是不限制區域、團隊基礎和層次激勵。但這些本土品牌在直銷過程中,往往會通過開會、培訓等方式,將會員組織起來,傳授銷售技巧,并鼓勵他們層層推銷,以期迅速打開局面。正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在這種情況下,直銷往往異化成金字塔式發展下線的方式,即實行層層積分從中提成的報酬方式。
緣何直銷變味成傳銷
而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明確表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傳銷。
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蔣姓經理向媒體記者表示,“蘇家屯區中和天人才培訓學校”和隆力奇公司是合作關系,是經銷商自己成立的。蔣經理承認,學校在培訓課程中講到通過發展“下線”分取利益的獎金模式,與公司認可的合法直營不符。
有專家早已指出,這種搞金字塔式利益鏈的“擦邊球”做法,幾乎已是所有國牌直銷企業通用的變通模式。這使直銷從一開始,就帶上了“準傳銷”的色彩。
直銷行業也引來了眾多從業人員的涌入,其中不乏灰色地帶的小公司經銷商,甚至是來自不同地域的傳銷人員。但包括隆力奇在內,多數直銷企業過分注重銷售隊伍規模的擴大,而忽視對銷售人員資質、背景的甄別,遑論引入后的管理與引導。
過低的進入門檻和松散混亂的管理,使得各家企業直銷隊伍魚龍混雜,不乏一些傳銷人員在披上正規公司的外衣后繼續從事傳銷。而對于企業來說,在市場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往往只看業績而不關心下層的經銷商,一旦出事就大刀闊斧地整頓;但又沒有后續措施的配合和補救,于是很快又痼疾復發。
要理性,警惕"糖衣毒藥"
“不怕虧本,保證100%掙錢:消費需要3.2萬到3.5萬元產品,公司累計返利4萬元;不發展、不推銷,投資收益率達10%以上,比存款更劃算,比股票更保險。團隊快速建立,快速實現月薪上萬、月薪上十萬、月薪上百萬。 ”這不是銀行新推出的某款理財產品,這是宣傳中的隆力奇直銷獎金制度。
企業借著直銷資格的名義,跨地區進行變相傳銷,相當于裹著糖衣欺騙加盟者;由于有正規的產品和經營牌照為掩護,較為傳統意義上的傳銷,這種打著“直銷”幌子的傳銷更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對于社會的危害也更大。
根治當前的直銷亂象,還需各方多管齊下。相關部門不能僅止于約談處罰,需要對整個直銷行業進行深入徹底的整頓規范。尤其要嚴禁“老鼠會”似的金字塔式營銷結構,大幅提高直銷從業人員的門檻和監管;嚴防傳銷人員拉大旗作虎皮,玩弄渾水摸魚、借尸還魂的伎倆。對于直銷企業而言,也應遵紀守法經營,切實加強內部的組織管理,不要心存打擦邊球、鉆政策空子的僥幸心理,摒棄急功近利的發展思維,珍視自身的聲譽和形象,以實際行動和傳銷劃清界限。至于廣大消費者,還需擦亮雙眼、保持清醒,對于坐享其成、一夜暴富的神話不聽信、不盲從,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也就不會輕易上當受騙。(光明網-法治頻道 陳暢)
- 隆力奇,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