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被市民舉報涉傳銷 沈陽事件或僅冰山一角
三年前,隆力奇進軍直銷行業,以求自救。而今,其直銷模式正逐漸變味兒。
新金融記者 陳一昀
傳銷意味
與其它直銷企業名稱中多帶“日用品”不同,隆力奇的全稱——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顯得更具“內涵”,至少隆力奇自家的經銷商這樣認為。這被他們津津樂道,它大大縮小了產品品種的局限性。
“隆力奇是所有直銷企業中產品種類最多的一家,包括化妝品、日用品、保健品、個人護理等200多種。”隆力奇網商(網絡經銷商的簡稱)程飛(化名)這樣對自己的潛在客戶介紹。
而隆力奇在致新金融的說明函中對此否認,隆力奇公司直銷產品明細在國家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網站有報備,有6種保健品,25種化妝品,共31個品種。
且不論其品種究竟有多少,在實際操作中,產品往往成為經銷商發展“團隊”的工具,而無實際意義。這種現象尤其存在于東北三省以及山東和河北。
“隆力奇在這些地區有一伙人沒按照公司的制度做,自己搞了一個模式做,出了問題。”相關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記者轉述隆力奇內部人員的話。
所謂的“出了問題”正是暗指前段時間隆力奇頻涉傳銷的負面曝光。
今年2月,據媒體報道,隆力奇沈陽一經銷商成立的、與公司是合作關系的培訓機構打著隆力奇直銷的旗號,稱買產品是為“拉人”之用,多次被市民舉報涉嫌傳銷,并被遼寧省工商局多次約談。
然而,約談并未起到實質性作用。發生在沈陽的隆力奇涉傳事件僅僅是冰山一角。
4月初,董林(化名)在學長的多次邀約下,來到延吉——吉林省東部的一個縣級市。3天里,每天上午聽會議,其余的大多數時間是與另外18個人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處”。
與這一帶隆力奇其他經銷商的慣用手法相同,在董林到達目的地之前,學長僅僅告訴他諸如“這邊很好玩、有招聘市場、就業機會比較多”之類的話語,只字不提隆力奇。而這對于學歷較低、家境不太好又急于找到工作的董林們來說,無疑是誘餌。這一判斷在董林參加隆力奇會議時得到證實。
“講課的時候,主持人是這樣說的,千萬別說這邊有隆力奇,就說這邊好玩,這邊機會多,讓他過來看看。”董林向新金融記者回憶。
經過第一天上午的會議,董林察覺到其中的蹊蹺。并且通過當天下午與學長和同屋幾人的交談,他意識到身邊這些人的身份——“他們都在做隆力奇”。
董林不認為那是直銷,他的實際感受使他更愿意稱那為傳銷。
“男女混居在兩室一廳中,房子不大,人又多,晚上睡覺時需要打地鋪。”“所謂的獎金制度是他們在畫餅充饑,他們多數虧損,錢基本上都到最上層手里了。”“他們不斷地往里面投錢,其實就是為了他們理想中的假想天堂,不斷墊資”……
董林的經歷與北派直傳銷的手法相似,但又不盡相同。
據直銷行業資深營銷人員笑非介紹,直傳銷分為南北兩派,主要按照手法區分。“南派的洗腦手法比較溫柔、比較隱蔽,手腕比較高明,不會限制人身自由,也不會沒收手機;而北派往往是打個電話把人騙過去,把手機和錢包扣了,幾十個人圈在同一個屋子里,同吃同睡,手段比較惡劣。”笑非說。
在董林得知自己是被騙來延吉之后,他第一時間想要離開。然而,他未能如愿。
“當時我的書包還在他們的房子里放著,隔天我想買票回去時,他們不同意,跟我拖時間。”董林告訴新金融記者,在第二天上午的會議結束后,學長等人開始明確表達想讓他加入隆力奇直銷的意愿。
據董林描述,在延吉,這種會議的會場有很多,“估計總人數至少上千,其中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占80%以上,有些是涉世未深,稀里糊涂加入的;有些是面對就業壓力,想輕松掙錢,異想天開的。”
后兩天的時間,學長等人一直催促董林向同學借錢加入,稱要以“電話里,你同學也不知道你出啥事了,肯定好借……現在是考驗你朋友的機會到了”為由,被董林拒絕。最終,董林與學長因是否借錢加入而鬧翻。第三天,董林趁學長等人午飯時跑出來,離開延吉。
網絡弊病
2009年,隆力奇拿到直銷牌照。同年,隆力奇飛鷹網商國際系統(下稱飛鷹)成立。這支系統被飛鷹自己人評價為“已經非常完善”,同時在業界也有最“火”之稱。
隆力奇雖然不是直銷界進行網絡推薦和網絡銷售的鼻祖,但是,它如今在虛擬網絡中的發展速度與火速成長起來的眾多網商系統不可小覷。這種表現就像飛鷹和其他系統的網商們都偏愛的那句話:“我們一定要把握先機,在系統的幫助下快速成功。”
然而,快速更容易暴露問題。
- 隆力奇,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