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文化自信“軟實力”是企業發展的“硬武器”
提起隆力奇,很多人或許會先想到品牌產品蛇油系列,或許是它的全球化戰略,或許是智能化4.0工廠,亦或是養生小鎮。毋庸置疑,這些都是隆力奇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方面。從一家村辦企業成長為民族日化巨子,能鑄就一個又一個民族日化品牌的傳奇,在隆力奇的“功”與“名”背后,其軟實力——文化,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隆力奇36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深深的融入到了每一個隆力奇人的血液中,堅不可摧。
木工理論,打造嚴謹規范管理
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木工出身,他在實際管理中總結出了一套獨特企業管理模式。“我是個木匠,干了十年多。做木工,有兩樣東西不能少,一個是實樣,一個是圖紙。”這是徐之偉經常擺在嘴邊的一句話。木工有一個很清晰的目標,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提前結果。
所謂木工理論,簡單地說就是“做出實樣、繪好圖紙”。木工講的是線性管理,講的是條塊分割,講的是合理選材,講的是周密細致的可視化管理。這些都與企業管理相通的。任何商業的本質與木工都是一樣的,首先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其次要知道如何組織員工生產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徐董認為,“能做好木匠,就能做好企業。”
一以客戶(東家)的需求為目標確定效果圖,即以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二以木工實操時的需要制定施工圖,即根據企業戰略規劃制定戰術或實施方案,這二份圖張就是木工理論的主要內容,也是木工理論的精髓所在。木工理論的宗旨就是圍繞消費者和客戶的需求展開工作,具體操作中要“重規劃、講步驟、重細節、講流程”。
對于隆力奇偌大的一個企業而言,在外人的眼里,這樣的管理必然很繁雜。如果用語言來解釋問題,也不是最佳溝通方式。但用木工理論來管理的話,即“圖紙化”員工及企業的工作、目標,然后采取有效的溝通,這樣管理及工作的效率會更高。隆力奇以荀子《勸學》所論訴的:“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揉使之然也。”告戒企業中的高層管理人員。在隆力奇里,企業管理一定要有“規、矩”,企業管理跟做木工一樣,一定是有目標、有計劃的。
睡袋文化,傳承艱苦奮斗精神
除了木工理論,睡袋文化也是隆力奇的一種特色文化。在隆力奇人看來,“睡袋文化”是奮斗與拼搏的象征,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傳承。
隆力奇鼓勵員工深入一線,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履行崗位職責和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也正是對“睡袋文化”的一種倡導和傳承。生產一線是任何一家企業產品取得社會認可的必要條件,是制造型企業的核心,也是員工了解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這種展現在年輕一代奮斗者身上的精神,與36年來隆力奇的砥礪精神是一致的,是隆力奇踐行艱苦奮斗企業價值觀的一個縮影。
公益慈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隆力奇致力于“為全球家庭提供健康美麗的生活方式”,發展36年來始終懷揣著感恩之心回饋社會,始終不忘社會責任。在慈善公益、體育文化事業、弘揚傳統文化和孝德等慈善公益事業上累計反哺社會超過5億多元。除此以外,隆力奇成立了“隆力奇愛家基金”,其中包括“隆力奇愛家眼科基金”、“隆力奇助學圓夢”、“隆力奇精準扶貧”。
36年的成就與經歷,累積下來的是隆力奇對自身發展的專注與認真,是對蘊含在其背后的文化的實踐與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樣的文化管理下,隆力奇會在發展道路上更進一步,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