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Q1下降但超預期,如新已過萬重山
1、5月5日凌晨1點,如新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2022年第一季度財務收入為6.04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如新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季度業績為1.24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
2、盡管下降,但超越預期。如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瑞安·納皮爾斯基(Ryan Napierski)表示,“我們對第一季度的業績感到滿意,該業績超出了預期。”在2021年度財報里,如新給2022第一季度定的目標是5.9億美元。
3、按照瑞安·納皮爾斯基的說法,超越預期得益于“最新推出的產品ageLOC?Meta和Beauty Focus?Collagen+的需求依然強勁,這些產品推出的勢頭推動了包括美國、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在內的多個市場的強勁收入增長。”
按照如新的規劃,這兩款產品與ageLOC系列美容儀一起,以“內補外養”的理念,可為消費者提供“內外兼修”的全方位一體化美麗與健康解決方案。
上述產品在中國大陸目前只上線了Beauty Focus?Collagen+系列,中文名稱“妍控膠原水光飲”,于去年11月4日上市;ageLOC?Meta于去年12月開啟預購和配售,還未正式上市。
4、至于下降原因,瑞安納皮爾斯基的解釋是:“由于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嚴重封鎖和其他因素,我們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幾個市場的業務中斷,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沖突對整個EMEA地區的業務產生了負面影響。”
5、聊聊這個眾所周知的“其他因素”。2月22日的“武漢培訓門”事件讓如新線下活動緊急叫停,3月底上海封城,如新中國總部也很不幸身處其中。也就是說,如新今年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受到的最大影響,是從2月22日開始的。
6、算個粗賬,“武漢培訓門”給如新中國帶來的直接損失。Q1中國大陸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為1.24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35億,而去年同期為1.496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0億。也就是說,這個“其他因素”讓如新損失2500萬美元,1.65億人民幣,略等于如新中國正常水平之下15天的業績,武漢門事件的直接影響,是3月業績的對半砍,僅此而已。
7、如新的抗擊打能力,簡直太強了!換個公司,遇到類似“武漢門”事件,很大程度上會大傷元氣,甚至有可能直接歇菜!
8、但是還有個數據,并沒有那么樂觀。如新Q1財報公布了三組涉及顧客和銷售人員的數據,在中國大陸,顧客數量下降9%,31.6萬下降到28.9萬;付費會員下降46%,從41.9萬下降到22.7萬;銷售領袖下降39%,從23萬下降到14.1萬。
如新對這三者進行了界定:
"顧客"指3個月內直接從公司購買的人,包括進行銷售團隊成員、包括付費會員和符合銷售領導資格的成員;
“付費會員”指在3個月期間獲得銷售補償的法人經銷商、中國大陸的銷售員工和獨立營銷人員;
“銷售領袖”是指在中國大陸的品牌會員,以及銷售人員和獨立營銷人員的三個月平均值,他們在季度的每個月結束時已達到一定的資質要求。
9、看來,如何在中國市場重建消費者和經營者信心,是如新的第一要務。
最近兩個月,如新默默行動:上線“NU店”;主推“妍控膠原水光飲”,并上線多款新品;推出多場直播購活動;推出小紅書種草有獎活動,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增加用戶粘性。3月17日,如新中國推出“如新顧客之家”,誠摯邀請顧客提出寶貴的意見和想法,并根據收集到的反饋采取行動,改善客戶體驗。
10、如新顯然成竹在胸,“展望今年余下的時間,我們專注于支撐 NU Vision 2025 的戰略要務,包括: Empower Me ,我們的個性化美容和健康戰略與物聯網美容設備的推出,以及我們的數字平臺的持續增強。”
"Empower Me"是如新正在推進的重要戰略,意在從產品、科技和社群全面實現個性化。
如新2022的押寶產品是“LumiSpa io”,這款產品將首次運用“物聯網”技術,引入“數字化定制美麗健康解決方案”,從性能、設計和智能物聯三方面進行產品升級;
數字化應用平臺Vera肌膚測評系統也將在今年推出,它使用AI、個人評估、智慧云計算的組合來支持消費者個性化護膚需求,用戶手持手機,通過3D識別并通過后臺數據的匹配獲得個性化護膚方案;
線上個性化門店“NU店”,幫助經營者集博主、店主、玩家于一身,實現“好看,好玩,好分享,好購買”,優化運營,還能在微信生態中開展社群營銷、組織團購等。
在中國市場,"NU店”于前不久悄然上線,如新中國對此的定義是“口袋里的如新事業,行走的顧客檔案”。
11、以上就是銷貓對于2022年如新Q1財報的解讀。
從行業層面而言,2022年的當頭棒喝,似乎是從如新“武漢門”開始的,有人吃瓜不嫌事大,也有人為如新捏了一把汗,唱好唱衰各種聲音不絕于耳,但是這并未影響到如新前進的步伐。
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是此時如新默默的答案:“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希望2022,無論如新,還是你我,都能越過萬重山。
PS:
時光飛逝如箭,轉眼5月已過11天。
4月發生的大事還歷歷在目。
復盤4月,有四大重點,與你分享:
1、疫情對行業的沖擊
調研30家企業,12家調低業績目標;
68%創業者仍抱有信心,47%能完成預期目標。
2、2022全球直銷百強榜,給中國直銷的警示與啟示
前4強業績超越中國直銷總業績;
2021可上榜中國企業約10家。
3、《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解讀
2022年工作重點梳理;
6家企業戰略布局和措施。
4、TST涉傳啟示
經營模式涉傳、涉及資產轉移、未最終定性、微商直銷化監管趨嚴。
當然,這僅僅是本期內參的部分精華。
內參全文約有5000字,還包括4月產品分析、優秀品牌案例分析、重點動態回顧等版塊等你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