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NA葆嬰:提高免疫力,優質蛋白這樣吃
在戰“疫”反反復復時期,擁有好的免疫力是必不可少的。
但,睡眠不足、經常熬夜、精神壓力大、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吸煙酗酒或者吸二手煙、不吃早飯、饑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喝水少,隨意服用抗生素……這些習慣會讓免疫力走下坡路,讓健康亮起紅燈。
要想挽救免疫力,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外,也需要從均衡營養做起,從保證優質蛋白質攝入做起。
蛋白質 免疫力的基石
蛋白質,最早源于希臘文的“Proteios”,是“頭等重要”的意思。雖然助力免疫力的營養素有很多,但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免疫力的基石,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No.1
功不可沒的建筑師
蛋白質全方位參與免疫系統的搭建,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抗體、補體、胸腺肽、活性淋巴因子……也都有蛋白質的參與。
No.2
統領大局的指揮官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激素的調節和多種酶的參與。蛋白質及其衍生物積極參與酶和激素的“構建”,參與到它們的“工作”中,用來調節生命活動和免疫力。
No.3
不怕辛苦的運輸官
蛋白質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承擔起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重任,為免疫系統以及全身提供“食物”。
蛋白質參與了從免疫細胞誕生到殺滅病原菌的全過程。都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免疫力。
正確補充蛋白質 事半功倍
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正確補充蛋白質吧
“優等生”要足夠
蛋白質也分為優等生和差等生,成績主要取決于蛋白質的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的種類以及比例。我們常常將“優等生”稱為優質蛋白質,雞蛋、奶類以及魚、禽類可以提供。但中國人一半左右的蛋白質都是來自谷物,它們的成績可是一般般哦,所以量雖然吃夠了,但質量未必合格。如果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必需氨基酸不足或者不平衡,容易引起免疫功能異常。
小貼士:豐富食材、葷素搭配,能夠“取長補短”,提高蛋白質的“成績”。
要少“夾帶”脂肪
我們常有個誤區,補充蛋白質要多吃豬、牛等畜肉,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讓超額的脂肪也進入了體內,會增加2型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小貼士:不要貪多,每周水產品和畜禽肉總量不超過1公斤,雞蛋不超過7個。
別忘了“素肉”
作為中國傳統的健康食品,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含量遠遠高于牛奶、蛋以及一些肉類。而且脂肪含量少,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可以降低心腦血管、女性絕經期骨質疏松等疾病的風險。因此要多吃豆類、豆制品,濃縮大豆蛋白或者蛋白粉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貼士:選擇豆制品也要小心隱藏油脂,例如油豆腐、腐竹等。腐乳、豆豉屬于發酵豆制品,有利于吸收,但警惕鹽含量。
智慧選擇優質蛋白,吃出好免疫力來。當然,眾人拾材火焰高,除了蛋白質以外,還需要其他維生素、礦物質來輔助,例如維生素C等,這樣才能助力免疫力,讓每日都健康活力!
你是如何選擇優質蛋白的?
你又是如何保持每日健康活力的?
留言區與大家交流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