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胡季強代表十年“兩會聲音”里都有它
每一年的全國兩會,生態文明建設必是備受關注的一個議題。2022年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還是生態文明建設,并聚焦“雙碳”工作作了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今年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同樣,對于連續第十年參加兩會的胡季強代表來說,這一關鍵詞也一直貫穿在他每年的“兩會聲音”里。在擔任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胡季強代表領銜提交的29件議案中與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的共8件。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前四次會議上,他又提交了14件包括推進減碳降碳等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議案建議。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對于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來說,能將社會的關切與呼聲帶到兩會并直接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及具體政策的完善,無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比如說,胡季強代表在去年兩會提出了一條關于推進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碳排放科學核算體系、科學計算化工產業能耗的建議,相關部門隨后給予了充分研究和及時反饋。不久之后,相關建議也體現在了有關的指導意見和具體政策中。2021年12月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以及能耗考核工作相關新要求便是從增量方面回應了胡季強代表的建議。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一提法,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進一步落實,亦是對胡季強代表去年所提相關建議的肯定和吸納。
今年,胡季強準備向大會提交《關于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法>的議案》,以期從立法角度進一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他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立法工作力度之大,成果之豐碩前所未有,但也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環保講環保、就資源講資源的問題,尚未有系統提供如何依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依據和行為準則,亟待制定一部符合國情、系統科學、規范全面、權威有力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
除此以外,胡季強還準備提交兩條相關建議。一是關于鼓勵發展循環利用技術體系,保障初級產品供給,加快實現“雙碳”目標的建議,希望相關部委在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和新材料替代技術方面加大資助、鼓勵和推廣力度,切實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構建節約、循環、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環境,推動“雙碳”戰略目標早日實現。另一條是關于支持竹全產業鏈發展,推廣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的建議,以此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同時,加速“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