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李惠森:進一步支持家族企業創新發展
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錦記集團執行主席李惠森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家族企業創新發展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參與共同富裕的建議》的提案。
01、進一步支持家族企業創新發展
當前,“萬企興萬村”行動正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企業與鄉村結對幫扶,給鄉村帶來了資金、產業和就業,提升了村民收入水平。作為發展經濟、創造財富、擴大就業的主體,企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了解,長期以來民營企業捐贈始終占企業捐贈總額的一半以上,是我國慈善捐贈的第一大戶。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社會財富,拉動整體經濟增長,為維持社會穩定打下堅實基礎。李惠森認為,企業家參與共同富裕,需要有高品質的“景”——即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高品質的“心”——即企業家精神及戰略思維;高品質的“物”——即共創共富。
“創新是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廣大民營企業正在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李惠森表示只有企業做優、做強、做久,才能不斷把蛋糕做大,為更加合理、 有效的分配奠定基礎。
02、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企業的義務,還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法制環境。”李惠森認為政府可以在社會責任的內容、管理和績效評價等方面設定標準,同時尊重企業的個體差異,鼓勵企業擁有選擇承擔社會責任形式的自主權,從而符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發展階段要求。
“調研顯示,家族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展現出‘社會責任感逐步提升’ 的態勢,社會責任理念不斷融入企業運營管理和活動全過程。”李惠森建議更多家族企業主應以“我們大于我”的思維,定位于政府政策的協同者,將企業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實現有機結合,從只重視對企業的責任,以生存和利潤為導向,逐步升級到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及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上。
03、參與共同富裕
“參與‘共同富裕’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只能解決暫時的困難,‘授人以漁’則是從根本上解決貧困, 通過掌握一技之長和產業的長久扶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擁有更多的能力與機會。”李惠森表示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借鑒社會責任創新模式,以更為科學及專業的方式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構建出相對先進、系統的共同富裕“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