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騙局!保健品進貨300賣3萬元,800余名老人被騙千萬
啤酒加枸杞,可樂加黨參,養生提上日程。注意了,養生保健遍地都是智商稅,特別是對于老年人而言,買保健品買的都瘋魔了,有病不治,吃保健品能好?又一保健品騙局曝光,進貨300賣3萬,800余名老人被騙千萬!揭秘坑害老人的無底深淵,小心被坑!
一、以案說法
小孩、女人的錢最好賺,而老人的錢最好騙!市面上的很多保健品,都宣稱能夠防止、改善,甚至治愈一些頑固疾病,且用時不長,一些老人病急亂投醫,就會上當受騙。以上保健品騙局針對的是本身患有疾病的人,沒病之人呢?套路來了,有病對癥買保健品,沒病先檢測,測測就有病了,再購買保健品。
有人聲稱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發現病癥,購買服用基因保健藥品就一定能治愈疾病,長期服用對身體還會有奇效,這你信嗎?近日,上海浦東警方從千元的保健品推銷入手,順藤摸瓜破獲4個這樣的詐騙團伙,涉案金額達1250余萬元。
花費24000元,買了6盒過期保健品?事情是這樣的,謝女士在家中信箱看到一張廣告卡片,稱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領取多功能手拉車和老年人健步鞋。這免費送的東西可謂是正中老年人喜好,謝女士以為是營銷推廣活動,就想著趕緊打電話領取禮品,晚了就沒了,便根據卡片上的聯系方式,打了電話咨詢。對方說要現場參與活動,才能領取禮物。謝女士也沒有懷疑,在一名自稱經理的男子帶領下,到了一棟外掛“華夏基因”幾個大字的大樓內,現場基本上都是老人。
一群人聽了某教授的講課,接受了所謂的基因檢測,隨后謝女士就被單獨帶入了一個小房間。某教授為謝女士全面分析了通過基因檢測發現的身體病癥,告知其身體有點問題,不治療就會有生命危險,需要服用基因保健藥品才能痊愈。這保健藥品雖然貴,但貴有貴的道理,還能治療腸癌,長期服用對身體大有好處。
謝女士信以為真,當場支付了100元押金,并由經理護送回家取銀行卡,通過POS機刷卡支付了剩余的23900元,得到了六盒保健藥品。等謝女士在家里仔細研究這些神藥,才發現問題,這藥已經過了有效期。這是被坑騙買到假藥了?謝女士遂報警。
警方接到謝女士的報警后,很快又接報了一起相似警情,有位老人花52000元購買了12盒類似的保健品。這顯然是典型的針對老年人的詐騙套路,警方高度重視,刑偵大隊第一時間介入,對相關案件串并后,成立專案組開展深入調查,終于掌握相關犯罪證據,一舉搗毀以“基因公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為幌子的詐騙團伙4個,抓獲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團伙成員91人。
二、法言法語
以保健品騙局,詐騙公私財物:
■ 數額較大的(三千至一萬元以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
■ 數額巨大(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 數額特別巨大(五十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經初審查明,這些以基因技術冠名、包裝華麗的保健品進貨價格極低,部分藥品進價不到300元,卻賣出3萬元高價。該詐騙團伙瞄準70歲以上的老人,通過電話推銷、發放小卡片等方式,誘騙老人參加所謂的健康宣講,以專家義診的名義進行基因檢測,虛構老人病情,并夸大基因保健品的功效,讓老人在恐懼的心理下,購買明顯高于市價的保健品或食品。此類詐騙團伙都是摸清了老人命脈,專門找喪偶或者和子女關系不親近的老人行騙,甚至還會通過陪伴的方式營銷感情,騙取信任來獲取利益。
其實,這些所謂的保健藥品,只是普通的口服液或陳醋,吃下去沒什么效果,也不會有什么毛病。很多老人雖然有所疑,但出于對經銷商個人的信任,往往后續還會提供貨款,一直購買服用。
保健品騙局越來越多的原因,其一是防范意識不夠,其二是敢干敢編敢吹,總之就是讓人防不勝防。保健品的牛有多敢吹?曾經的某保健品大牛,旗下每一款保健產品都與頂尖科技和傳統文化有機融合,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價值7450元的五行聚能鍋,致力于自然能量在鍋具中轉化,讓廚房變成養生館;價值1068元的正骨鞋墊,不但能夠治療雞眼、頸椎病等,還能增強能量磁療和排毒,失眠不是事,夾在腋窩甚至能夠治心臟病;每包19.6元的食品級衛生巾,男士也可用,內含負離子磁芯片,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除了消炎止痛,還能治療前列腺,潔凈到可以食用。以上打著養生保健的產品,功能逆天到令人不敢置信,但沖著那些玄而又玄的奇效,還真的有人敢信,拼一拼買到就是賺到,為此交了智商稅。
保健品的保健作用正逐步被社會所接受,市面上的保健品一般為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產品宣傳上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詞語。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保健品,都是為了保護健康,短時間內并不能增強體質。記住了,保健品不是藥品,雖能調理生理機能,但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只可用于輔助治療,凡是聲稱能治病的保健品一定是假的,不要信;在保健品包裝上含有暗示具有治療作用超過法規限定的功能范圍宣傳,強調效果立竿見影,見效越快的保健品越可能有問題;保健品并非老少皆宜,標簽除與普通食品應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應注明適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沒有注明特定人群的謹慎選擇。
三、法律貼士
保健品詐騙與電信詐騙套路大同小異,都是利用老人獨自在家,孤立無援進行詐騙。很多保健品或藥品詐騙的套路,都是打著免費健康講座的旗號,與老人交流健康知識,虛構藥效,贈送小禮品騙取老年人信任,和老人話家長里短,建立感情基礎以親情推銷;或是宣傳“專家”講座,在免費問診的過程中不斷推銷營銷藥品或保健品。事實上所謂高價的神藥,只是一些成本低廉且無任何藥用的替代品,甚至還會危害身體健康。
盡管關于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的報道屢見不鮮,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熱情。針對老年人推銷保健品的騙局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的詐騙團伙會進行所謂的二次開發,以已經上當受騙購買過保健品的老年人為目標,用退款或報銷的借口引誘老人再次上當受騙。可見,發展老年教育,完善老年養生保健、法律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很重要,除了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外,還要豐富老年人生活,特別是關注孤寡老人的身心健康。
注意了,一切為老年人上門服務,搞洗腦、推銷保健品的都是沒安好心的騙子,一切以退款報銷為借口的均是胡編亂造的騙子。保健品存在故弄玄虛、價格離譜之嫌,動不動就出來什么基因技術等字眼,暴抬天價,牟取暴利,監管必須到位,法律必須亮劍,將反詐進行到底。
在選購保健品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對癥選購,認準外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記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的數據庫中查詢。不以價格來衡量效果強弱,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如吸收率,正確對待廣告宣傳,按需理性購買。
來源:法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