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十余地、數量超百家……這批“專盯”中老年人的非法社會組織被依法清理清查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王仁宏)通過“課堂”宣講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組織“志愿服務隊”開展文藝表演等活動;蹭“慈善公益”“中國夢”“互聯網時代”等社會熱點,精心策劃活動吸引人群……一批曾“花式”開展活動,吸引許多中老年群體參與的非法社會組織被各地民政部門依法查處。
據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消息,2021年3月20日以來,各級民政部門持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專項整治與常態化治理相結合,扎實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期間,江蘇省民政部門依法處置了一批以“東望課堂”“東望集團**課堂”為名的非法社會組織,這些組織大多與“東望集團”(公安機關查處的傳銷組織)存在關聯。
據統計,按照“打擊必嚴、清理務盡”的原則,民政部迅速部署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及時跟進,全面開展清理清查,共查處相關非法社會組織136家,其中取締88家、責令解散48家,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凈化了社會組織生態空間。
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查處40余家,四川查處20余家,浙江、山東、貴州分別查處10余家,吉林、山西、福建、湖南、重慶、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地也均有查處。
從組織名稱上看,使用“東望課堂”或類似字樣的有94家,如徐州市銅山區東望課堂、東望集團啟東近海課堂、東望四川雅安漢源河西課堂等;使用“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團隊”等類志愿組織名稱的有40家,如賀蘭縣東望志愿者服務隊、東望雷鋒志愿者璧山服務隊、永濟市東望志愿者義演協會等;使用其它名稱的有2家,如東望集團常熟人民藝術團。
從活動方式上看,有的以宣講傳統文化、組織志愿服務、開展文藝表演為幌子,有的打著“傳承國學”“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旗號,有的蹭“慈善公益”“中國夢”“互聯網時代”等社會熱點,通過精心策劃與包裝,吸引群眾參與;同時組建微信群交流活動信息,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
據悉,各地在清理清查過程中,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
一是加強部門協同,形成打擊合力。各地依托社會組織聯合執法機制和社會組織資金監管機制,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形成有效打擊合力。如江蘇省蘇州市民政部門聯合政法、公安等部門統一部署、統一行動,對“東望課堂”分布在全市的20多個活動點進行集中取締,并查封活動場所,沒收非法財產、收繳器材工具。
二是創新宣傳方式,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將宣傳引導貫穿清理清查全過程,努力提高群眾的甄別能力和防范意識。如江蘇、安徽、廣東等地民政部門制作打擊非法社會組織宣傳小視頻,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政策法規宣講。
三是增加服務供給,助推社區治理。針對“東望課堂”系列非法社會組織多在社區活動,受害對象多為中老年人的特征,各地加強與街道、社區的溝通聯系,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豐富老年人參與健康文娛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的渠道、方式和內容,為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發揮余熱創造更多機會和平臺,有效擠壓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