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男子誤入傳銷騙局,民警勸阻及時止損!
近日
西充縣雙鳳鎮一男子張某誤入傳銷陷阱
堅持要向對方轉賬數萬元
其妻子知道后百般勸說
可張某據不聽勸
甚至拿起菜刀抵抗
無奈之下
家人只得報警求助
雙鳳派出所接警后
民警迅速趕到張某家中
經過數小時的勸說和普法
成功阻止張某向傳銷組織轉賬
讓其免遭4.8萬元的高額經濟損失
事情還要從一場旅行說起......
11月底,張某在朋友李某的邀請下到安徽旅游,殊不知這場旅行原來是一個請君入甕的圈套。旅行期間,李某多次在言語中透露自己馬上要發大財,并對自己生財門道閉口不言。在張某的不斷追問下,李某假裝神秘的說自己在跟一個有“內部消息”的組織做生意。
張某多番表示自己也想參與這項生意,于是在李某的引薦下,其加入這一“神秘”組織,并當即交納一萬元會費。12月4日下午,張某回到雙鳳鎮家中后,立即尋找銀行卡準備給“神秘”組織轉款48000元,其反常行為引起了妻子的警覺。
妻子詢問其轉款原因,張某支支吾吾、閃爍其詞。其妻隨即將親戚朋友喊到家中,一起勸說張某不要轉款。由于堅信“神秘”組織會給自己帶來巨額財富,看到眾人百般阻擾,張某突然拿起家里菜刀,揚言誰不讓他轉錢就砍誰,看到丈夫已經情緒失控,張某的妻子只好向警察求助。
民警到達現場后,對張某進行安撫,勸其將刀放下,并開始耐心交流溝通。隨后張某向民警講述了自己在旅游途中遇到神秘組織的經歷,并對該組織做了詳細的介紹。
民警從張某口中得知,該組織有不同層級的人員,他們通過統計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銷售業績作為支付報酬的依據,同時進入該組織要求交納一定費用。憑借多年辦案經驗,民警當即判斷該神秘組織與傳銷組織特征完全吻合,這就是一個非法傳銷窩點。
待張某情緒稍微穩定,民警向張某講解法律知識,列舉典型案例,并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以打消張某的疑慮。張某雖有所動,但仍想自己冷靜一段時間。
為了讓張某徹底醒悟,次日一早,民警又通知張某到派出所,進一步通過以案說法、角色分析、親身經歷、親情感化等方式與其交心談心。經過長達兩個小時的勸說,張某終于認清了傳銷組織的真實面目,徹底認識到自己的愚昧,并表示絕不會向對方轉賬,同時斷絕與該組織的一切聯系。
“感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給他耐心上課,我們的幾萬元錢就沒了?!睆埬车钠拮舆B連向民警致謝。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傳銷的真面目
同時具備以下三點就可以斷定涉嫌傳銷
根據禁止傳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管傳銷組織如何變換手法偽裝自己,只要同時具備以下三點就可以斷定涉嫌傳銷:
一是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即交錢加入后才可獲得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
二是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
三是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或者返利。
再簡單講,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就可認定為涉嫌傳銷。
遇到以下五種形式
一定要提高警惕
以介紹職業、招聘兼職、從事新型項目經營、低成本創業等為名,欺騙他人在本地或異地非法聚集,以面對面集中授課“洗腦”的形式,用“財富、夢想、榮耀、成功”等詞語誘導他人參與。
以所謂合法公司為掩護,假借高科技、新產品的幌子,以產品直銷為名,宣傳增設專賣店、實現連鎖銷售、創建概念店、申辦體驗館、出資購買區域發展加盟商的權利等,通過發展加盟商按層級收取加盟費吸引他人參與。
以互聯網、報刊等媒介發布“外匯交易”“股票投資”“新能源開發”“風險投資”“經營模式創新”等所謂致富信息,或推銷“教育培訓”“個人理財”“遠程教育”等虛擬產品,引誘他人參與。
以親屬、朋友、同鄉身份介紹“新型營銷”“全新致富理論”“網絡營銷”等信息,邀請所謂“成功人士”現身說法或組織招商會、推薦會、免費旅游并送紀念品等活動,誘騙他人參與。
以電子商務網站為載體,極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預期收益,并通過一定方式展示已經參與人員的姓名、業績、獎勵、分紅等情況,刺激他人加入。
來源:西充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