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分黨”到“功效黨”,功能性護膚品爆發式增長
資本向來對美妝青睞有加,而今年尤其看好其中的“功能性護膚品”。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護膚品牌獲得的融資共有31起,涉及26個品牌,其中大批為功能性護膚品。
資本融資天平逐漸傾斜的背后,是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這個細分市場上本土品牌的高歌猛進。
從“成分黨”到“功效黨”
《中國敏感性皮膚整治專家共識》指出,亞洲女性敏感肌發生率在40%-55.98%,中國女性敏感肌發生率為36%。這部分敏感肌人群以年輕、愛美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都市女性為主,她們大多為重度彩妝消費者,且對于護膚品有較高的支付意愿和能力。
此外,國際品牌對市場的教育,品牌營銷社交媒體、KOL和品牌的共同催化,讓護膚配方透明化、公開化;以Z世代為主的消費者群體,更關注成分,并主動獲取護膚知識,護膚意識、安全意識覺醒。
所有這些因素一起,推動了中國功能護膚品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5.2%,高于同期美妝個護市場10.3%、護膚品市場10.9%的增長率。2020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市場規模為361億元,占整體護膚品市場的15%左右,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占比達到22.9%。
在最初舶來的藥妝概念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售價昂貴,與國人需求匹配度也存疑。當時的華熙生物、薇諾娜等敏銳洞察到了消費者需求、政策和市場的變化,并深刻認識到:消費者表面是“成分黨”,深層次是“功效黨”。成分背后實際是消費者對功能功效的需求,消費者需要“成分”的本質,往往是要解決某種具體護膚痛點。
美麗修行大數據近期發布的《2021美麗修行年中功效成分榜單》顯示,透明質酸鈉、煙酰胺、生育酚(維生素E)等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門成分。
功能性護膚時代,核心是“研發力”
10月20日,是今年天貓雙11預售首日。第三方數據監測平臺淘數據顯示,當晚李佳琦直播間內銷量排名前十的清一色為美妝護膚品類商品,其中銷量最高的一款商品為“薇諾娜舒緩修護凍干面膜”,銷量超過190萬。同一時間,薇婭直播間銷量最高的一款商品,則是國貨品牌玉澤,銷量超過61萬。二者都是本土功能性護膚品牌。
在眾多入場的本土功能性護膚品牌中,自然少不了最初布局的直銷企業身影。
1998年,福瑞達領先的透明質酸(HA、又名玻尿酸)研發水平及透明質酸多領域的應用技術,主攻化妝品賽道,以制藥標準研發化妝品,2003年,福瑞達首次將透明質酸添加到護膚品中,研制出國內第一款含有透明質酸的產品“頤蓮透明質酸原液”,開創了國內透明質酸護膚品的先河。
“頤蓮”由此成為國內首個專研玻尿酸護膚的品牌。此后的18年,頤蓮專注專研“玻尿酸+”護膚科技,深耕玻尿酸功效性護膚領域。
安然納米公司也是其中之一。據悉,安然納米璣因煥膚組合產品融合了納米技術和三大健康因子,安然納米教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安然納米公司利用有機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技術,從根本上解決大分子透明質酸難以被肌膚吸收的難題?!?/span>
業內人士表示,在未來的競爭中,想要避免同質化競爭,產品力始終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加強研發和原料端的開發,擁有獨創的產品配方,才能樹立品牌自己的護城河,在競爭中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