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網絡傳銷人員超過4000萬 涉案金額60億元
據新華社電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中國反傳銷協會今年3月發布的《2010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國內參與網絡傳銷的人員超過4000萬,經工商查處公布的涉案金額達60億元。
專家分析,網絡傳銷近年來快速蔓延,在公安、工商加大打擊“火力”的同時,增強民眾自我保護意識已刻不容緩。
“蝴蝶夫人”騙了6萬人
“電子商務致富快,畢業半年30萬”……與傳統傳銷不同,互聯網上冠冕堂皇的詞句、迅速致富的誘惑,令一些急于就業的年輕人容易落入陷阱。報告公布的各類網絡傳銷手法中,曾經轟動一時的“法國蝴蝶夫人”涉嫌非法傳銷案,就屬于穿上網絡“馬甲”的一種惡性傳銷。通過拉人頭、高額返利等形式,“法國蝴蝶夫人”在短短幾年內發展會員6萬多人,遍及全國29個省區市,涉案金額高達3.35億元。
曾就讀于湖南長沙某大學的左姓待業青年回憶說:“2009年,我在廣西打工的表哥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幫我找了一份工作,是搞電子商務,起薪1800元,有提成。由于畢業后一年多我沒找到工作,于是就為了這份工作跑到廣西去。”他回憶道:“我一到廣西就被‘蝴蝶夫人’的組織‘控制’起來了,帶的5000元錢很快花光,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傳銷,可已經晚了。為翻本,我騙父母先后從家里和親戚朋友處東挪西借,又湊了50000多元錢,家里僅有的儲蓄也都給我了。可是最后,這些錢全都打了水漂。”
以快速發財致富為誘餌
報告指出,“想在家創業、想快速致富,失業或是意志薄弱”的人群往往更容易陷入網絡傳銷。非法傳銷分子一般從急于就業的大學生、互聯網知識相對淡薄的農村居民以及傳播條件便利的淘寶網店店主入手,發展下線,其手段較傳統傳銷更隱蔽。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臺,以快速發財致富為誘餌,誘騙群眾通過銀行匯款繳納入門費,在網上注冊所謂會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事傳銷活動。”辦理“蝴蝶夫人”案的郴州警方一位負責人介紹,“蝴蝶夫人”網站于2006年正式建站運作,僅郴州一地就發展了5000余人。
網絡傳銷成重點打擊目標
23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商公安機關打擊傳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傳出消息,全國公安機關將與工商等部門進一步密切配合,繼續加大全面防范、打擊和懲處傳銷犯罪力度。“利用互聯網從事傳銷”已被有關部門列為重點打擊目標。
三大網絡傳銷推廣“花招”
1.傳統傳銷的“網絡版”
即借助互聯網平臺推銷實物產品,靠發展下線盈利,但這種模式過于明顯,已經被非法傳銷企業與不法分子逐漸拋棄。
2.靠發展下線會員增加廣告點擊率來給予傭金回報
主要是通過網絡瀏覽付費廣告獲得積分,并由單一的點擊廣告發展為點擊廣告、收發電子郵件、在線注冊等多種方式并存。
3.利用所謂的“多層次信息網絡營銷”模式,其傳銷載體主要為購物網站
網站內容中可能包括:企業策劃、個人理財、遠程教育、培訓、宣傳服務、信息服務等,注冊用戶只要交納一定數額的人民幣,即可申請到一個用戶名,用來使用網站平臺。而且,成功加入該網站后,即有資格推薦、發展他人加入,并可按照推薦成功加入的人數獲取積分等。
- 網絡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