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在馬拉維投建第二個蜜兒餐工廠 樹立公益樣板
在NU SKIN,這位來自非洲馬拉維的當地“蜜兒餐”工廠管理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值得尊敬的人物。
2003年,作為馬拉維成功的企業家,拿破侖幫助NU SKIN在當地發放蜜兒餐,給那些遭受持續旱災、走投無路的饑民。這開始了他與NU SKIN的合作。
隨后,NU SKIN決定在馬拉維投建自己的第二個蜜兒餐工廠。2004年,NU SKIN如新集團副主席倫兆勛與拿破侖會面后不久,工廠建成。
“在馬拉維,我們可以找到值得信賴的伙伴。”在談及為什么會選擇馬拉維作為蜜兒餐工廠的廠址時,倫兆勛說。
自立
此前的2001~2003年,拿破侖的祖國馬拉維有三分之一人口因為旱災肆虐而飽受饑荒影響,為了救急,拿破侖放下手里的生意,在兩個月時間里,免費配送食物給災民。
消息傳出之后,越來越多的災民涌向拿破侖的住所求援,看到成千上萬災民擠在家門口的草坪上,他們無助的眼神和伸出的雙手,讓拿破侖明白,一己之力無法改變這一切。他從馬拉維發出求援信息,這些信息傳到國際社會,人們開始關注并且向馬拉維伸出援手。
救急重要,但救急之后怎么辦?
“請幫我們自力更生,不要代替我們去做我們自己會做的東西,不要讓我們成為一個乞討的國家。”面對著大批前往馬拉維救援的國際組織,拿破侖保持著清醒的態度,提出這樣的要求。
旱災發生的同時,喂養孩童組織找到NU SKIN,征求意見,希望NU SKIN能夠從美國派出船只,運送救援物資進行捐助。
NU SKIN答應了這個請求。當NU SKIN的員工抵達馬拉維時,他聽說了拿破侖的故事,作為一名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家,他傾注所有資產去幫助人們,令人感到驚訝。
這名員工隨即與拿破侖進行了更為深入的交流,拿破侖單刀直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從美國運送物資,太浪費資源,為什么不在本地開展項目、種植并且完成產品的加工。
“我們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拿破侖說。
NU SKIN隨后幫助拿破侖籌措了一筆運作慈善項目的資金,歸還期為5年,但拿破侖拒絕了,他說,負債讓他感到不舒服,因此,他會在兩年內歸還這筆資金的。果然,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拿破侖的故事
在馬拉維,有90%左右的農業人口,拿破侖的父母也不例外。但這個出身于農民家庭的孩子,從小就顯現出聰慧過人的特質,后來成為少數能考上馬拉維大學的學生。
“同樣的土地,為什么有的人種的植物好一些,有些人種的植物差一些?”幼年時,拿破侖曾經問過老師這樣的問題,老師的回答是,“土地一樣,但耕種的手卻不同。”
這讓拿破侖明白,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要改變,只能改變一個人的個體。
盡管考上了大學,但因為家庭貧寒,拿破侖最終決定中途輟學,幫助家人。這個決定遭到了周圍人的反對,在惋惜聲中,拿破侖開始向他積累“第一桶金”的目標走去。
那時,他沒有啟動資金,就說服家人,把最值錢的牛賣掉,得到的錢買了一批鹽;再賣掉鹽,買來花生;賣掉花生,又買來棉花……
后來他買來一批玉米種子,播種,并且學習如何提高收成。幸運的是,這樣的漫長積累過程總算一點一點見到了希望。此后,拿破侖買了貨車,生意越來越大。他不僅僅解決了全家人的貧困問題,也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可持續公益
NU SKIN的信任,給拿破侖帶來了更大的希望。他將手中的生意交由家人,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慈善事業中去。
蜜兒餐工廠的社會企業的運營模式,決定了會有部分利潤,除了管理馬拉維工廠之外,拿破侖被授權使用利潤中的一部分,成立孤兒院,以及幫助當地農民學會“自立”。
拿破侖知道,在馬拉維,農民的“教育”比任何事情都來得重要。對于農民而言,他們要學會的,是不能只會種煙草、茶葉和甘蔗,要多元化種植農產品;是技術上要過硬,比如學會使用肥料,學會興建水壩蓄水;是更多的生存手段,并非只有種植一種;是讓下一代有機會接受更多的教育。
2007年,在拿破侖的大力推動下,NU SKIN和拿破侖的合作伙伴關系更進一步,他們在當地Mtalimanja村建立了一所名為SAFI的農業學校,旨在幫助農民家庭自立。
這實現了拿破侖長期以來的夢想,即教會農民提高他們的農業技能,以增加收獲,來持續改善家庭的生活。
在最初的兩年時間里, 33個家庭參加了SAFI的學習,讓拿破侖感到愉快的是,當一個家庭的妻子和丈夫都在學習農業知識的時候,他們的孩子也有人照顧以及接受相應的教育。
事實證明,這個學校是成功的。當Mtalimanja村的“學生們”畢業時,他們的收獲成果是,平均每戶農民的收成,都比原來增加了三倍。
“多余的谷物,我就把它賣掉,賣掉之后,可以給孩子們買衣服和鞋子。這樣我的家人的生活就改變了。”一位參加課程的農民說。
今年6月18日,又有64 名學生從這個學校畢業。
“有關此計劃的特質是,它不是給書本知識,而是給人真正的知識、技能和希望。這是一個自力更生的機會,并且你也能夠幫助到社區的其他人這樣做。”NU SKIN創始人暨善的力量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成員戴純蒂說。
播撒希望的種子
從拿破侖開始,NU SKIN在馬拉維的慈善公益事業做得越來越深入。同年年底,NU SKIN在馬拉維播下了第一顆“希望種子”。這是一個種植猴面包樹的計劃,
根據NU SKIN的特別規定,每銷售一瓶艾蒲身體滋潤黃油,公司就會捐助25美分給NU SKIN善的力量基金會,專項用于“馬拉維希望種子”工程。
這意味著NU SKIN每捐助25美分,就會有一棵新的猴面包樹可以落地生根。
猴面包樹當之無愧是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而在熱帶地區,它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播種一年后,猴面包樹的葉子就能夠作為蔬菜食用,5年之內,其結出的果實也可供食用;猴面包樹的樹皮是一種經久耐用的纖維,可以用于制作繩索,或者當做建筑材料,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樹皮能夠再生,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夠重新收割。
除了上述好處之外,猴面包樹還是一個天然的蓄水庫,盛年期的猴面包樹,每棵樹可以儲水120噸,猴面包樹釋放到大氣中的水分和氧氣將對降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降雨使土地不再干旱,使人們免受饑餓之苦。此外,猴面包樹的樹根還可以防止土壤侵蝕退化。
這也是NU SKIN為什么選擇種植猴面包樹林的重要原因,除了能夠創造可持續的糧食生產,并致力于避免毀滅性的饑荒,還能夠使得猴面包樹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在森林流失率極為嚴重的馬拉維得以再生。
“他致力于改善同胞的生活,在人道主義項目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以提高同胞自給自足能力為原則的終身奉獻,是真正鼓舞人心的。”NU SKIN如新集團董事長羅百禮這樣贊美拿破侖。
- 如新,馬拉維,蜜兒餐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