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張直銷牌照還要等多久?
1293天!距離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最近一次公示直銷企業,已經過去1293天了!
三年多的時間內,直銷企業名單沒有再增加,反而是減少了兩家企業(雅芳和權健),就連曾經出現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站上的四十多家受理公示企業也消失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商務部暫停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現在,很多人都在關心,商務部何時才會重啟直銷相關的審批,下一張直銷牌照還要等多久呢?
NO.1
商務部為何一直不放開直銷相關審批?
2018年末,“權健事件”爆發,直銷行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2019年2月14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透露,針對直銷行業有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商務部暫停了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兩年半多的時間,商務部為何一直沒有開放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
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胡遠江表示,這其中或許存在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權健華林事件的影響,相關部門就直銷行業的產品體系、行為體系等進行了全方面的治理整頓。治理整頓就是要把直銷行業推進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這需要一個相對來講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所以,在這個目標沒有達成之前,暫停審批就會是重要的舉措之一。
第二,過去一段時期內,行業主管部門對于直銷牌照的發放,主要是基于兩個條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程序、條件、流程等。但在兩個條例實施的十多年時間內,出現了一些偏差或者是和實際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趁此時機,相關部門可能會對此做一些政策的調整。比如說保證金、產品、服務網點等方面的內容,曾是企業申請直銷經營許可證里面很重要的一些關鍵點、關鍵內容。但現在看來,這些內容對于企業在獲牌以后的運營和發展的積極性支持沒有能夠有效彰顯,反而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也增加了監管的負擔。所以,相關部門可能會進行一些有效的調整,重新來制定流程,包括審批過程等。在這些相關機制未能有效建立起來時,可能暫停直銷相關審批也會是很重要的做法。
第三,受機構變化的影響。兩年多以前,是部委進行合并的一個關鍵點。因為整個機構調整不僅是中央級的機構調整、啟動和推進,還牽涉到各地方相應的機構調整。這其中,也牽涉到直銷行業的主管部門,包括直銷審批、監管的一些機構調整和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在這些機構沒有完全成型、工作沒有完全梳理清楚并落實到新的機構和人員基礎之上,沒有放開直銷審批也是很正常的做法。
第四,受國際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環境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在這兩年,我國的經貿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國際上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同時,我國國內也設立了自貿區,新任務發生了調整變化。再加上新冠疫情,中國民眾的生活和工作秩序都受到一些影響。這些也是直銷相關審批一直未放開的重要原因。
NO.2
當前是否具備重啟直銷相關審批的條件?
在商務部暫停直銷相關審批之后,監管部門加大了對直銷行業的監管力度,直銷行業也加強了自律。在經過兩年半多時間的凈化之后,當前的環境是否具備了重啟直銷相關審批的條件呢?
胡遠江認為,當前環境應該說是具備了重啟直銷相關審批的條件。
首先,經過兩年半多時間的整頓治理,整個直銷行業在合規經營方面有了很明顯轉變,絕大部分企業能夠從嚴自律,管理好自己的經銷商隊伍及其相關活動。在此期間,也積極配合國家相關政策,在防疫抗疫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也強化了對消費者權益維護的意識。綜合而言,行業秩序進行了良性的重構。這能夠向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展示出,直銷行業值得信任的形象。所以,在這種秩序良好回轉的狀態之下,在影響行業發展的一些惡性毒瘤逐漸清除以后,直銷行業應該回到正常的依法發展階段上來。
其次,整個國家的機構調整已經告一段落,相關部門應該順理成章的來推動直銷企業的審批,并保持整個審批工作的連續性,彰顯政府作為。
再次,經過兩年半多時間對行業重新審視和觀察,以及對過去直銷相關審批的重新回望,監管部門、主管部門應當對于未來重啟直銷相關審批的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方向,也有了足夠的時間來制定一些落地的流程。所以在有了經驗、方向、思路、流程之后,也該到了重新推進直銷牌照開放與審批的階段。
最后,在商務部暫停直銷相關審批之前,有40多家受理公示企業,待審企業也不下200家。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有的企業已經做了一些調整,撤回了自己的申請。但仍舊有企業堅持希望通過直銷模式來推進企業的營銷創新,達成企業發展新目標,在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實現共同富裕方面有一定貢獻。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給予這些企業提供一些政策性支持,就包括直銷牌照的發放等。
NO.3
直銷企業及從業者如何看待遲遲沒有放開直銷相關審批工作?
在胡遠江看來,目前已經具備了重啟直銷相關審批的條件。但何時重啟,還需要等商務部的消息。許多企業、從業者都在希冀能夠早日重啟直銷相關審批,但事關重大,不能操之過急。
在沒有重啟直銷相關審批之前,胡遠江建議廣大直銷企業應當珍惜直銷牌照這一當前稀缺資源,開展自查自糾行動,為行業全面恢復到正常經營秩序做好自己本身工作。同時,要積極的建言獻策,提出更多營造優秀營商環境,推進企業更高質量發展的建言。此外,更進一步夯實基礎,推進科學管理,完善企業的合規發展。最后,要充分利用現在的新技術、新工具來進行創新,打造新的競爭力,并適應新的發展環境,為國家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對于廣大直銷從業人員來講,要保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環境調整國家政策、行業監管政策的正常心態,樹立對行業的信心,對中國法律的信心;不造謠,不傳謠,規范自己的言行,為國家的和諧穩定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和企業保持高度一致,嚴格自律,配合企業創新提升自己,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技能,更加高效率、高效益的開展自己事業;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好產品銷售工作,以營銷為中心,以消費者權益為關鍵,通過不斷提升營銷能力和服務能力來獲得自己的正常收入和財富。
NO.4
仍希望進入直銷行業的企業應該做好哪些工作?
2019年4月,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曾下發通知,要求地方商務廳(局)動員本地內資申牌企業主動撤回直銷申請,取回已繳納保證金。當時,通知還透露,商務部即將出臺新的《直銷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然而,《直銷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至今沒有出臺,直銷相關審批也沒有重啟。
盡管如此,直銷模式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拉動消費等方面的優勢依然存在。盡管近些年直銷行業的發展受到一些限制,但還是有直銷企業通過創新取得不俗成績。這充分說明,直銷仍舊是一種有競爭力的模式。所以,盡管商務部已經暫停直銷相關審批有很長一段時間,有一些企業還是希望能夠獲得直銷牌照,合法開展直銷業務。
那么,這類企業當前應當做好哪些工作呢?
胡遠江認為,這類企業首先應該認真評估自身的需求和整個環境形勢的變化,進一步明確自己真正的需求,考慮是否需要申請直銷牌照,以直銷方式來推動企業的營銷創新和發展。在認真評估之后,如果仍堅持需要申請直銷經營許可證,就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在不影響企業正常工作秩序的狀態之下,等待直銷相關審批工作的重啟。
同時,在等待過程里面,要從嚴要求自己,切勿未經審批就擅自開展直銷業務,維護好自己品牌,避免在重啟直銷相關審批之后,因為出現過一些重大違規事件而達不到申請的資格,不具備申請的條件。
胡遠江建議這類企業應該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時刻關注直銷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的信息政策。一旦重啟直銷相關審批之后,企業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快速開展相關工作。
第二,建立專業的咨詢線,比如說通過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或者監管部門建立良好的咨詢體系,打造自己的政策信息咨詢線,更加精準的去理解國家政策和未來重新審批的一些條件。
第三,建立專業的輔導線,比如說與一些專業的品牌性咨詢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通過這些機構來了解行業的人才狀況、創新方向和舉措、運營和管理流程等內容,以免未來在直銷道路上走彎路,造成不必要的企業損耗。
第四,兵馬未動,糧草要先行,在產品、資金、資源等方面,做好一些預先準備工作。而這些工作,也可以在未來重啟直銷審批之后,提升企業獲批效率。
直銷行業是被兩個條例正式確認了,在中國可以依法發展、依法推進的行業,直銷相關審批的暫停并不會影響其合法地位,我們依然要對行業充滿信心。同時,我們也要相信相關政府部門會在合適的時機重啟直銷相關的審批。
所以,暫時的等待,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回報。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