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小鋪”將關停 阿里系社交電商受挫?
9月13日,阿里旗下應用淘小鋪發布公告稱:由于業務策略調整,商品教育等相關功能將于2021年10月11日晚間停止。公告建議淘小鋪用戶在2021年11月25日前,及時提現賬戶余額,使用賬戶中的相關權益、服務。
除淘小鋪外,阿里在社交電商方面推出了微淘、淘寶特價版、每日必搶等瓜分社交紅利,但并未達到理想效果。加上淘小鋪上線兩年多便關停,阿里系社交電商之路不平坦。
缺乏社交基因 邊緣化后被關停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此前2019年就曾預測,“淘寶推出淘小鋪,肯定是對標云集,就像之前推出聚劃算對標拼多多,推出淘寶心選對標網易嚴選一樣。但同時也要注意到,阿里缺乏社交基因,且玩法具有各種規范性,因此“淘小鋪”要異軍突起有些難度。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淘小鋪本質是個電商分銷平臺,被看做是對標云集、斑馬會員、貝店等這類分銷類社交電商。相比其他社交電商,淘小鋪雖然依賴淘寶的供應鏈體系、數據等,但其核心競爭力并未突出,加上阿里自身缺乏社交基因,加上逐漸被阿里邊緣化,淘小鋪的關停也不出乎意料。
涉傳質疑 存在風險因素
2020年6月2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據《行政裁定書》顯示,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0年4月16日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在淘小鋪注冊店鋪后,其銷售模式和傭金模式涉嫌傳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黃偉律師曾表示,涉傳風險仍然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而作為社交電商,也一定要牢守幾條發展紅線,一個是發展人員的層級數量、自身行為的欺詐性、產品的定價是否合理性、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等。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重磅發布的國內首份《中國社交電商合規研究報告》顯示,社交電商面臨著“十一合規風險”,分別為“涉傳”風險、稅務風險、平臺商品合規、獎勵機制、隱私數據泄露、網絡支付、云銷分享、廣告推送、附加功能風險合規、用戶身份多重性風險合規、競業禁止。
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以云集、斑馬會員(環球捕手)、貝店、花生日記、達令家、大V店、萬色城、甩甩寶寶、全球時刻、達人店、楚楚推、洋蔥海外倉、有好東西、好衣庫、閨秘mall、小黑魚APP、素店、優可生活、紅人裝、蜜芽plus、愛庫存、芬香、未來集市、粉象生活、全球購騎士特權等社交電商均被傳出“涉嫌傳銷”的質疑聲。
頻頻試水社交電商 發展之路不易
莫岱青表示,電商平臺對于三四線以下城市人群的爭奪變得激烈。社交電商的崛起足以引發阿里的警覺,頻頻試水社交電商,推出淘寶特價版、淘小鋪等、每日必搶等,力圖重新獲取流量的長尾市場。阿里對社交電商領域可謂高度重視,但并未掀起太大波瀾。隨著淘小鋪的關停,阿里要如何繼續盤活社交電商領域還有待考量。
另外,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未來,各大平臺之間會開放,不能互相屏蔽鏈接,那么對阿里來說就沒必要單獨做一個平臺出來,淘小鋪關停也是大勢所趨。
曹磊進一步指出,巨頭的加入,進一步加快社交電商的發展,未來社交電商會進入更為激烈的廝殺,模式的轉變與創新會是社交電商發展的新命題。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