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女投資人去世迷霧:相關課程疑涉新型傳銷
8月17日下午,位于深圳南山核心商務區的北京誠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簡稱“北京誠泉”)深圳分公司十分安靜。公司前臺無接待人員,內部約有十余人在辦公。
時代周報記者以咨詢課程名義到訪,工作人員遞上一份“機密健康問卷”,問卷中的關鍵詞令人警惕,包括:
是否曾使用過大麻、可卡因、搖頭丸、安非他命等影響神智清醒的物質;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氣喘、癲癇等重大身體疾病;是否曾尋求任何心理或精神咨詢、治療或療程;是否在兩年內罹患焦慮癥、憂郁癥等精神官能癥。
看上去,這里平靜如常。但同一時間,一場質疑北京誠泉旗下品牌LEGACY課程的消息正在網絡發酵。
8月17日,一則關于DCM資本董事總經理魏萌在LEGACY課程課室中意外暈倒,入院后醫治無效而死亡的消息在網絡流傳。魏萌今年32歲,育有兩個孩子,曾主導投資過探探、脈脈、熊貓星廚、Blued等項目。
在網絡流傳版本中,魏萌離世被歸因為LEGACY課程中的辱罵環節,認為魏萌或因情緒崩潰導致暈倒從而發生意外。
輿論一時嘩然。
8月18日,魏萌治喪小組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以上網絡流傳信息皆為臆測的不實消息,與魏萌離世事實嚴重不符,對魏萌和家人造成極大傷害和誤解。
斯人已逝。魏萌離世令外界惋惜,盡管家屬及親朋否認外界傳言,但關于LEGACY課程的討論依然掀起軒然大波。
報名課程為何需要填寫藥物使用情況和健康狀態?或許可以從學員反饋中窺見一二。
8月17日,有里程學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LEGACY課程周期短且密度強,且確實有對罵、貶低自我等環節存在,多名學員課后伴有焦慮不安等情緒。
“一個班有30多人,情緒失控者有2—3個。有學員在課程中想到親人、朋友對自己的態度,隨后痛哭流涕、失聲尖叫,情緒起伏很大。”8月17日,曾參與里程課程學員李唯(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他結束課程已有一年,至今提及仍有陰影。
不僅如此,在LEGACY官網課程簡介中,還涵蓋青少年體驗式工作坊。與此同時,據多名學員反饋,該品牌課程存在誘導拉新學員,有法律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解讀,該模式或涉嫌新型傳銷。
8月17日-18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LEGACY官網電話,截至發稿前,均未接通。
報名需精神健康
“20%是主講人講授,60%是練習及互動,20%是分享。”8月17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北京誠泉深圳分公司,一名“自覺力”課程統籌人員介紹道,LEGACY目前主打“自覺力”“飛躍力”“里程”與“智泉”四門核心工作坊課程,主要授課內容分別為“深度自我覺察,認識內在潛能”“突破自我局限,拓展生命高峰”“領袖同心合力、目標一致、發揮團隊力量”以及“用智慧開啟感知幸福的能力。”
四門核心課程為進階式,即報名者必須先參加“自覺力”,才能依次報名“飛躍力”、“里程”與“智泉”。前三者費用分別為9800元、16500元與16000元。也即是說,參加“飛躍力”課程的學員,已至少繳納26300元學費。
魏萌參與的正是“飛躍力”課程。
“他們的課程學員多為創業公司CEO或中小企業高管。”一年前,李唯經同事介紹參加深圳工作坊,繳納9800元購買“探索”課程(現為“自覺力”課程)。
據李唯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課程時間從9點到24點,連續4—5天,課程安排極度密集,易造成學員身體疲憊、沒時間進行思考。此外,LEGACY還要求學員承諾對課程內容保密,理由是“影響別人體驗”。
時代周報記者在LEGACY課程的介紹中看到,以“自覺力”課程為例,課程包括首五日工作坊與創新生活面談兩個環節。其中,首五日工作坊顧名思義即連續5天授課,周末課程時長高達10小時。創新生活面談則是在首五日工作坊后進行90分鐘的復盤。期間,要求學員上課關閉手機、不得拍照錄音、不得坐在此前認識的人旁邊。
課程高強度外,網絡上還有學員陸續曝光LEGACY課程辱罵環節。
“一旦接觸LEGACY的課程,就像電腦中病毒一樣,整個系統被破壞。前兩天基本是打碎你的過程,讓你接受其他學員的反饋,不許反駁。假如別人指責你自私,你也只能不說話,不能反駁。”李唯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學員上課時確有辱罵對罵等環節,但LEGACY將該環節稱為“幫助你”“激發內心力量”等。
“在‘自覺力’課程中,學員可能會在看待自身經歷時產生負面情緒,而這可能會讓學員身體感到不適。”針對問卷中需要調查的精神狀態等情況,深圳分公司的課程統籌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道。
盡管需要注明精神情況,但LEGACY并不要求學員出示相關精神情況證明。
“問卷由學員自己填寫,對方愿意告訴我們,我們就會跟他溝通清楚。”該名統籌人員說道。同時,LEGACY在課程介紹資料上指出,工作坊工作人員并非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無法為學員治療心理問題、或處理情緒、心理上遭受的痛苦。
或涉嫌新型傳銷
除了被外界質疑課程設置涉及“精神打壓”之外,LEGACY還存在“拉人頭”的模式。
李唯對課程發展新學員的結業儀式印象深刻。李唯介紹道,LEGACY課程中有一項任務為發展3個“海星”(新學員)。當學員B畢業時,介紹學員B報名的學員A將到場迎接,所有學員西裝革履手捧蠟燭,學員B閉眼站著,門緩緩打開,學員A手捧鮮花恭喜學員B畢業。
發展學員屬于課程任務,亦是學員自發行為。李唯強調,發展學員不會有任何提成,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在做貢獻。
“課程把這個過程形容為拯救在沙灘上即將曬死的海星,局外人看起來很荒誕,但參加完課程便會不由得想去‘奉獻’。”李唯補充道。
時代周報記者從LEGACY工作人員處確認了“海星”的說法。8月17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一名課程統籌人員,對方表示,LEGACY在“自覺力”結束后設置嘉賓分享會,學員可介紹有意向報名的發展對象參會,會議將系統介紹公司與課程等信息。新發展學員在LEGACY內部稱為“海星”,發展人數不設上限。
但該模式被質疑為新型傳銷。
8月17日,北京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鄭博恩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禁止傳銷條例》將傳銷定義為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因此,LEGACY要求發展新學員的行為涉嫌違反有關傳銷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LEGACY學員需發展新學員,但并不會給學員返利或者計酬,也不會以新發展學員為考核標準。對此,鄭博恩認為,符合傳銷行為不局限于直接獲取報酬,間接方式及有誘導或者脅迫行為,也可以視為傳銷。
該模式已有被執法的先例。據《南方都市報》,2019年9月,深圳警方破獲首例以“教練技術”為名的新型傳銷案。涉案企業眾鼎商學院通過借殼新三板上市擴大自身影響,打著從國外引入的教練技術體驗式培訓的旗號,假借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力與管理技術吸引學員參加培訓,該行為被警方定性為新型傳銷。
時代周報記者在品牌官網了解到,除去“自覺力”“飛躍力”等四門核心工作坊,LEGACY還提供“大師”、“武士游戲”、“覺醒戰士”、“少年才俊”四門多元工作坊。
其中,“少年才俊”是給13—17歲青少年開設的4天3夜團體外宿體驗式工作坊。
8月17日,針對LEGACY開展的青少年工作坊,廣東金宏橋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趙善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提供類似課程的機構應取得辦學許可證后才能辦學。
但從目前的公開信息看,尚未得知北京誠泉是否有相關資質。
瞄準卓越人士
處于輿論中心的LEGACY已有超20年發展史。
官網顯示,LEGACY于2000年在中國香港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個人成長及企業永續的咨詢顧問公司,主要服務華人社群,在中國香港、北京和深圳都設有辦公室,學員為各地最有成就的卓越人士。
LEGACY品牌所屬公司誠泉文化則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東均為孟歡。公司經營范圍含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棋牌)、承辦展覽展示、市場調查、企業管理咨詢、公共關系服務與教育咨詢等。同時,孟歡還全資控股北京與深圳的兩家分公司。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高管、公司高層員工自發或被動地參與以“感召”“認識自我”“靈修”為名的課程。在LEGACY官網,更有不少學員實名撰文描述了里程課程對自己的影響和意義。
“市場上類似課程挺多,一般經過包裝精細,符合高管需求。”8月17日,心理咨詢師梁博文(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企業高管出于生活需求、管理需求和社交需求等,需要管理情緒、管理下屬和與他人社交,市場組織瞄準受眾心理推出課程,雙方一拍即合。
梁博文表示,目前法律對此類課程沒有明確定義,部分機構打擦邊球辦課。從流程看,此類公司證照齊全,在合法的辦公場所經營業務,但業務內容難以監管。
工作坊一詞脫胎于教育與心理領域,在行業內,主講人一般為心理咨詢從業人士。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LEGACY五名核心主講人均曾在飯店、教培等行業擔任高管,均有工作坊從業經歷。
不過,據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誠泉文化2020年度社保繳納人數僅為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