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社交商業用戶報告出爐,00后更愿為社交買單
近日,艾媒咨詢公布《2021上半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畫像、需求及使用行為分析》報告,其中中國移動社交的用戶規模龐大且逐年增加,2020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規模已然達到9.24億人,預計2022年中國移動社交用戶整體突破10億人。
00后付費意愿較高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社交平臺用戶中95后、00后占比為14.1%、18.8%,合計占比達到32.9%,而85前占比為36.8%。當前移動社交行業明顯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著力于抓住新一代,尤其是00后的移動社交平臺用戶粘性較小、付費意愿較高等特點的平臺將占據競爭優勢。
編輯搜圖
00后的一大特征就是自帶付費屬性,作為付費行業的潛力人群,00后的偏好將對付費行業未來風口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對于00后來說,作為計劃生育的第二代,他們的社會關系更多存在于QQ、同學等。因此,00后的孤獨感相對90后來說是加倍的,他們需要有精神層面的陪伴,需要有群體效應的歸屬感,這也是“彈幕”(交流)、“二次元”(群體)在00后中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不過,00后顯然有著更為優渥的生存環境,更高的消費力和財務自主權。
紅杉資本報告顯示,00后月均可支配零花錢600元/人,平均存款1840元,而處于同年齡段的當時的90后,平均存款僅815元。
除了更有錢,00后的消費水平也遠高于90后。根據《從“90后”到“00后”: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報告(2005-2015)》的數據,90后(2005年)每周支出10元以下的比例為65.9%,而00后(2015年)的這一比例為40.4%,降低了25.5個百分點。在高消費水平中,23.1%的00后每周消費在50元以上,而同一時段僅4.8%的90后能達到這個消費水平。因此,00后不僅更有錢,還更能花錢。
目前,00后的年齡段處于9-18歲之間,絕大多數還處于小學至高中階段,尚未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相對大額的支出還需要向父母申請。但是,10年以后,到2028年,00后將進入19-28歲的年齡段,一旦步入社會,00后的需求變現能力預計更強。
超四成用戶為"打發時間"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受訪者使用社交軟件的理由主要為“聊天需求”(68.5%)、“熟人通訊”(54.7%)和“分享生活或觀點”(43.8%),同時也分別有40.9%和39.4%的受訪者表示使用社交軟件是為了“打發時間”和“認識志趣相投的朋友”。聊天需求和熟人通訊仍然是社交軟件使用的主要驅動力,分享生活和觀點、認識志趣相投的朋友等的占比并不高,只有40%左右,顯示出陌生社交巨大的上漲空間。
編輯搜圖
2011年,微信問世。此后,微信沉淀了大部分的熟人社交關系,牢牢抓住了當時80后、90后年輕人的社交話語權。而在微信之外,陌陌、探探等社交產品的出現,不斷瓜分陌生人社交的領域。但大多數產品的結果,卻是把陌生人社交的終點再次引向了“加個微信”的熟人社交,社交賽道已固化近十年之久。
如今,社交應用格局被一代年輕人撬動。Z世代的崛起讓“突破微信,搶占社交市場”成為可能。
其中,號稱年輕人社交元宇宙的Soul,以“靈魂社交”為賣點,吸引著渴望自由表達和有趣的Z世代。用戶的關注帶來資本的青睞,日前,Soul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上市一旦成功,Soul將成為“社交元宇宙”第一股,宣示自己在社交賽道的話語權。
“拆解了Z世代使用社交產品的原因:約半數的年輕人希望能找到興趣相同的人和發現新奇的事。Z世代年輕人渴望更多元化的線上體驗,憧憬看見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多興趣相仿的同好和玩伴。”Soul用戶說道。
如果僅靠現實生活,能接觸到的人還是太有限,和你興趣相同的人就更是少了,所以難免會想借助網絡來打破自己的圈子,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人。當你和陌生人因為共同愛好產生共鳴時,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此外,年輕人的線上社交模式也和傳統的“尬聊”模式不同,當他們在線上尋找聊天對象時,會先瀏覽潛在溝通對象的主頁,尋找三觀和興趣相符的同好。
未來社交軟件需開發破冰環節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大部分受訪者對回復陌生人消息持開放態度,近4成受訪者表示會主動回復陌生人的消息。當期用戶主動回復破冰占比近五成,用戶破冰門檻比較高;同時54.5%的受訪者表示回復陌生人的原因是為了滿足交友需求,而35.3%的受訪者表示回復陌生人是為了打發時間。
未來社交軟件需著力開發破冰環節活動,增加破冰活動的多樣性,進一步釋放社交軟件用戶的交友需求。
愛聊擁有最高的陌生人回復意愿,高達68.0%,而多閃和soul分別也達到66.0%和52.0%;同時愛聊也有著最高的男性用戶的陌生人回復率,達75.8%。陌生人回復率體現了移動社交平臺的活躍程度,陌生人回復率越高的平臺有著更高的用戶留存度和價值開發潛力;愛聊良好的安全體驗促進更多用戶的付費行為,因而保證了高回復率的現狀。
而社交軟件用戶添加好友的方式較為平均,分別有17.6%、16.4%和12.5%的受訪者表示通過好友推薦頁、附近的人(同城速配)和掃一掃添加好友。用戶添加主要方式還較為傳統,新開發的AI、視頻等功能有待進一步普及。
移動社交平臺是否對用戶實行實名認證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用戶的選擇。艾媒咨詢數據顯示,66.6%的受訪者表示會優先選擇有完備實名制認證流程的平臺,而選擇不會優先選擇和沒影響的受訪者分別占18.9和14.5%。推行并建設完備實名制認證流程的平臺能在保證用戶網絡安全的情況下,提高用戶移動社交真實性,讓用戶擁有更良好的移動社交安全感,所以更受用戶青睞。
“保證網絡安全”和“平臺強制要求”是受訪者選擇的社交軟件實名制原因,分別占比32.6%和29.3%;而占比38.5%和30.0%的“防止信息泄露”和“防止被不合規(詐騙、傳銷)用戶利用”成為了最多受訪者選擇不進行實名制認證的原因。軟件需加強網絡安全信息意識的宣傳,在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的同時推行更強的社交真實性將是發展趨勢。
- 社交電商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