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小暑:養陽氣健脾胃 早運動養精神
今日小暑,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陽氣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并維護臟腑功能。陽氣足則人精神飽滿、身體強壯,陽氣虛則生理功能易出現減弱或衰退。此時氣候濕重于熱,濕邪侵襲肌表,疲倦易困。因此,養生調理應以養陽氣、健脾胃、祛濕濁為重點,六點養生要訣要記住!
涼爽有度,不宜過度貪涼
日常當以溫熱飲食為主,一切寒涼冰冷之物均應慎食。飲食冰冷會直損人體陽氣,大大削弱機體抗寒能力,冬季之時會導致肌體不耐寒。而且,寒涼飲食容易使腸胃受損,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營養跟不上會造成盛夏之時人體能量消耗更大。
此外,不能貪涼過度。如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或徹夜露宿吹風,對身體健康均十分不利。室內外溫差不易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宜低于25℃。
飲食清淡,宜健脾祛濕
此時氣候從潮濕轉向悶熱,濕重于熱或濕熱夾雜讓人甚為困擾。應選擇具有清淡的食品,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等。煲湯中藥材宜健脾去濕之品,如淮山、芡實、扁豆、小米等以幫助身體排濕。也可用利濕之物,如薏米、赤小豆、玉米須、茯苓等。胃寒的人可加入生姜、陳皮以溫中理氣和胃,即使清熱也不損脾陽。
運動避暑,生陽強臟腑
進入夏季,一般早上5點多時天就亮了,人也應順時而起,避開暑熱高溫時段,可以站樁或操練,呼吸吐納,以助陽氣的提升。運動強度可適當增加,所謂動則生陽,動起來才能更好地升發陽氣,強健臟腑功能。
但是,不宜采取劇烈的運動方式,以防耗傷太過而泄汗傷陽。采用走步或慢跑的方式,逐漸提升運動強度。另外,目前雨多潮濕,運動時尤應注意防潮防滑,避免運動損傷。
平和心緒,重視精神調養
盛夏以后,天氣炎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安閑自樂,不可有過激情緒,切忌暴喜傷心。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寧靜。應早睡早起,適當的午睡以補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午睡一般應在午餐后15-30分鐘,應以臥姿為宜。午睡時間不宜過長,臨睡前也不宜飲用酒、咖啡、濃茶等。
注重衛生,謹防病從口入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和皮膚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溫的同時,更應注意夏季多發疾病的預防和保健。不妨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因為濕熱天氣很容易使食物變質,細菌容易生長,當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另外夏季也是室內過敏高發的季節,因此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通暢也是非常必要的。
冬病夏治,合理時令養生
“冬病夏治”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發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緩解期進行治療。中醫認為,小暑后陽氣上升,大暑時陽氣升發到極致,而且此時人體的代謝能力較強,藥物的利用率也隨之增高。反復感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緩解期患者,可以進行冬病夏治,以減少發作的次數或減緩發作的程度。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