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法官進校園 以案釋法揭露傳銷活動的危害性、欺騙性
為積極響應市打傳辦的相關工作部署,進一步提高青少年識別防范傳銷的能力,營造抵制傳銷的良好校園氛圍,6月24日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張瑩,法官助理弓凱希、計莉卉、李穎走進北京市信息管理學校中關村校區,舉辦“凈化校園 拒絕傳銷——防止傳銷進校園”主題宣教活動,為在校師生普及反傳銷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專業知識。
活動中,法官們向在校師生發放“遠離傳銷共建和諧——防止傳銷進校園”宣傳資料和未成年人審判典型案例畫冊,通過現場宣傳、咨詢答疑等方式,結合發生在學生們身邊的校園傳銷案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揭露傳銷活動的危害性和欺騙性,引導師生們正確辨別、防范、舉報傳銷,幫助師生們提高防范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什么是網絡傳銷?
網絡傳銷主要是指依托網站,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收取入會費、平臺維護費或會員資格費來牟利,擾亂經濟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
二、如何認清網絡傳銷的類型與方式?
(一)“純網式”傳銷
1、“傳統傳銷網絡版”
傳統傳銷以互聯網為平臺,借助網絡來推銷實物商品,發展下線營利,這種操作方式較低級,行為過于明顯,已逐漸被傳銷分子拋棄。
2、“電子商務版”
傳銷組織利用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盲區,假借國家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的有關政策,以“網絡營銷”、“網絡直銷”為名,大肆鼓吹電子商務快速致富的“神話”,變相收取“入門費”,并設定各種獎勵方式,激勵會員發展下線,這是目前傳銷分子慣用的欺騙方式。
3、“投資理財版”
傳銷組織假借“個人理財”名義,以私募基金、發行原始股為幌子,騙取網民入會來獲取高額利潤,并以“返還原始股、回報基金”等激勵措施,鼓動入會者發展會員。
4、“網絡游戲版”
該模式往往在各游戲論壇、QQ群等大打誘人廣告,號稱會員只需在游戲中充值,就可以通過網游賺取各種游戲幣,進而兌換現金,如果推薦其他用戶注冊充值還可以獲返現金。
5、“資本運作版”
傳銷組織打著“資本運作”、“連鎖銷售”的旗號,一方面以投資后短期內可取得大額盈利為誘餌,騙取參與者的高額入門費;另一方面以高額的提成回報,激勵入會者發展下線。這些投資項目并不是針對任何產品或者服務,僅僅是純資金運作。
(二)“嫁接式”傳銷
這是一種新穎的傳銷模式,傳銷分子將網絡與傳統手法嫁接在一起,既通過網絡擴散,又在線下推廣,“網上”和“網下”雙管齊下,既拓寬了“面”,又照顧到“點”,涉眾面極廣。
三、如何辨別防范網絡傳銷?
一)要想不上當受騙,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判斷。
(二)在遇到相關創業、投資項目時,一定要仔細研究其商業模式。無論打著什么樣的旗號,如果其經營的項目并不創造任何財富,卻許諾只要交錢入會,發展人員就能獲取“回報”,請提高警惕,沒有這么輕松就賺大錢的事,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
(三)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如果碰到親朋好友、鄰居同學等介紹并要求你交錢入會,交納入會費后,要求你以發展會員、拉人頭等方式不斷引誘、誘騙和發展人員參加時,不要輕易相信。如果一時無法識別,就及時向當地公安部門反映,在查清事實真相的前提下再作決策,這樣會有效防止被騙陷入傳銷泥潭。
四、參加傳銷的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參加傳銷是違法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禁止傳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參加傳銷的,由市場監管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公安機關也可以根據治安管理的有關法規進行查處。對于一般參加人員,執法機關本著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一般以說服、教育、訓誡為主,對其違法行為予以制止。
五、發現傳銷如何舉報?
舉報傳銷行為時,應當盡可能了解掌握傳銷活動的詳細線索,包括具體地點、時間、傳銷頭目、骨干和參與人員的住宿地點、從事傳銷活動的公司名稱、運作方式及書證、物證等,以便執法機關及時、準確、有效地打擊傳銷行為。應向傳銷行為地的市場監管行政管理機關和公安機關舉報,對將他人騙往異地、限制人身自由從事傳銷的,向傳銷行為地公安機關舉報。
此次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師生們熱情參與并表示會當好防范傳銷的宣傳員,積極向親朋好友宣傳防范傳銷的知識。此次防范傳銷進校園宣講活動,提高了學生們的安全自護意識。海淀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等形式多樣的法治宣教活動,是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是踐行司法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
文/ 弓凱希
編輯/姜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