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妝品監管,廣東藥監局將著力查這些——重點打擊非法添加 專項檢查兒童化妝品
5月25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20年《化妝品安全風險管理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主要情況。2020年,省藥監局組織全省藥品監管系統針對祛痘、祛斑美白、面膜和兒童化妝品非法生產、非法添加、非法經營、非法標簽和未注冊備案等關鍵風險,進行了專項整治,共查處了27批次非法添加化妝品。
省藥監局表示,今年還將重點打擊非法添加、開展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行動等,進一步保障公眾使用化妝品安全。
1463家企業被立案查處
《報告》顯示,2020年廣東省主要開展了隱患排查、監督檢查、專項整治、執法辦案、質量抽檢、投訴舉報、信息公開、宣傳培訓等化妝品安全風險監管工作。根據風險監測結果,按照風險管理的原則,全省開展了飛行檢查、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
全省對622家高風險化妝品生產企業開展了飛行檢查,責令258家化妝品生產企業整改,對92家化妝品生產企業立案查處。全省各市對52202家經營企業開展了監督檢查,責令2625家企業整改,對1463家企業立案查處。
在“線上凈網線下清源”網絡銷售化妝品專項整治工作中,共摸查全省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257個,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店)1879家,自建網站或其他網絡服務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2451個;清理違法化妝品398批次,依法移交或查處省內外問題產品50批次。
從國家藥監局和省局組織開展的監督抽檢結果看,廣東省承擔國家局組織的監督抽檢任務的合格率達97.9%,廣東省組織的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7.1%,監督抽檢數據表明化妝品質量總體安全。
查處27批次非法添加化妝品
2020年,廣東省藥監局組織全省藥品監管系統針對祛痘、祛斑美白、 面膜和兒童化妝品非法生產、非法添加、非法經營、非法標簽和未注冊備案等關鍵風險,打擊非法添加專項整治共查處了27批次非法添加化妝品。
“從打擊非法添加行動結果來看,祛痘、祛斑美白、面膜和兒童化妝品非法添加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但具體風險依然存在,非法添加問題作為當前關鍵風險,仍然需要持續進行專項整治。”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陸霞表示。
據悉,非法添加行為是“四非”(非法生產、非法添加、非法經營、非法標簽)問題中危害最大的,不法企業在化妝品中擅自添加激素、抗生素、重金屬等禁用物質,給消費者用妝安全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于今年起正式實施,“與30年前的舊條例相比,新條例對非法添加違法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非法添加行為屬于特別嚴重的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罰款,還可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和終身禁止其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陸霞表示,新條例極大地提升了法律震懾力,相信隨著監管部門繼續加大打擊非法添加力度,非法添加態勢一定會得到遏制。
重點監督兒童化妝品等功能性產品
全國各級監管部門都在開展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行動,廣東省在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行動中做了哪些工作?
陸霞透露,截至目前,全省監督檢查化妝品生產企業196家,檢查母嬰用品專賣店2584家,檢查商場1446家,檢查其他化妝品經營者2692家,發現的主要問題為部分兒童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記錄不規范;部分經營企業銷售未備案產品和未履行進貨查驗記錄及票證不規范等。
廣東省在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工作堅持“打擊一點,警示一批,教育一批”原則。2020年,全省共飛行檢查嬰幼兒護膚類化妝品生產企業61家次,對21家企業發出責令整改通知,對6家企業立案查處,對2家企業責令停產停業。今年3月,吊銷了廣州騰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對于專項檢查發現的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企業,集中力量,快速處置,從重處罰,及時宣傳,對違法行為加大曝光力度,更好發揮專項檢查的震懾作用。
根據2021年風險形勢預判,廣東省藥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掌握必要的化妝品安全常識,才能正確選擇和科學使用化妝品,規避消費誤區,遠離安全風險。尤其提醒消費者注意:理性選購使用兒童化妝品、謹慎購買功效產品、熟悉安全消費常識、警惕產品宣傳陷阱、選擇規范渠道購買,發現違法違規產品及時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