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立夏養生先靜心 多食蔥蒜殺病菌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5月5日或6日,它預示著春季向夏季的轉換。立夏以后,中國江南地區氣溫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數都會明顯增多。
立夏養生 先要養心
夏屬火,通于心,故天氣炎熱,人們會感到煩躁不安,出現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此時我們應盡量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保持閑適、安逸舒暢的心情。特別是中老年人,若日常頻繁發火生氣,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況,甚至發生猝死。多做些偏“靜”的事情,比如習字、下棋、釣魚、養花等,可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晚睡早起 增加午休
立夏后,天亮得早黑得晚,建議遵循晚睡早起原則。起得早、睡得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且午飯后,由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的供血減少,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建議晚上10時至11時就寢,早上5時30分至6時30分起床。此外應增加午休,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消除疲勞。午睡時間因人而異,不宜過長,一般以30分鐘到一小時為宜。
適量運動 減少出汗
“汗”為心之液,汗液過多地流失會導致人體內電解質紊亂,傷及體內陽氣。立夏過后氣溫升高,人體十分容易出汗,要避免大汗淋漓,建議選擇不要過于劇烈、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另外,過量運動有害身體,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可利用早晨氣溫適宜時前往公園散散步,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又可增強新陳代謝,還可以頤養心神。
清淡飲食 多吃蔥蒜
飲食建議以清淡食物為主,如青菜、苦瓜、絲瓜等,也可以食用養生保健粥,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這樣有消暑止渴、養胃清腸、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多食用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具有“殺菌”功效的蔬菜可預防疾病,這些蔬菜中,含有比較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桿菌、真菌、球菌、病毒具備殺滅和抑制作用。
和治友德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了“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幫助人們通過三大養生收獲健康。
飲食養生:
通過飲食的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行為養生:
通過有目的的行為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心理養生:
通過心理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