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讀|化妝品新規打破進口與國產分類監管 助推國產品牌國際化發展
在《條例》和配套的法規文件中落實簡政放權、放管服的要求。
“5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條例》)配套文件將實施,化妝品產品注冊和備案工作將展開,這是30年后我國對原《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進行的全面、系統的修訂,預示著化妝品行業要揭開新的篇章。”近日,在中國化妝品國際合作峰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管司監管一處處長林慶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會上,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指出,我國化妝品行業已成為增速最快的消費行業之一,化妝品行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已經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我國的化妝品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化妝品行業的國際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近年來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據海關統計,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國化妝品進口額分別達到118億美元、157億美元、202億美元,同比增長66%、33%和29%。出口方面,2020年中國化妝品出口在245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中占17.3%。
而上述《條例》形成了化妝品全過程監管的制度體系,強調企業對化妝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加強了對化妝品企業的監管。同時,《條例》堅持貿易平等的原則,將推動化妝品行業的國際化發展,企業的同臺競爭也將更激烈。
時隔30年全面修訂
《條例》的修訂和實施將有助于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據林慶斌介紹,目前,《條例》配套文件《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安全評價評估技術導則》等都已出臺,還有一部分法規文件正在推進過程中。
《條例》取代了1990年起實施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確立了注冊人、備案人標準管理,原料分類、質量安全責任人、風險監測評價、信用體系建設、責任約談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形成了化妝品全過程監管的制度體系。
林慶斌指出,《條例》在對化妝品做了新定義的基礎上,發布了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盡可能厘清化妝品和藥品、醫療器械、其他健康相關產品的邊界。
與此同時,林慶斌指出,新法規體系具有更嚴、更簡、更新的特點。
第一,嚴。我們對所有違法法規行為都是零容忍,并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促進化妝品產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促進化妝品行業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第二,簡。在《條例》和配套的法規文件中落實簡政放權、放管服的要求。減少了審批的產品和新原料的類別;對行政許可當中包括延續審批等的一些事項,都采取告知承諾審批制,不再進行事前審評,移至事中、事后監管,但豐富了事中事后的監管手段,加大處罰力度,同時提高服務水平;允許經過安全評估能夠確定產品安全性的普通化妝品豁免毒理學的要求。
第三,新。鼓勵單位和個人運用新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我國的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發新的化妝品。新原料上市方面,將絕大多數新原料由審批管理改為備案管理,加快新原料審批速度。同時鼓勵企業加強功效的研究和創新,全行業注重功效管理,停止完全靠噱頭的營銷模式,實實在在練內功。
此外,《條例》引起廣泛關注的是,新提出了功效宣稱管理。產品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依據,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將化妝品的功效宣稱的摘要在國家藥監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進行公布,由社會來管理,消費者投票功效是否與宣稱一致。同時,《條例》堅持貿易平等的原則,不再設置進口和國產化妝品不同的監管規則,化妝品企業同臺競爭將更加激烈。
在上述峰會上,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妝品安全技術評價中心李婭萍也指出:“化妝品注冊備案堅持公平和一致的原則,注冊和備案一致,國產和進口同樣也是一致的。如免于提交毒理學實驗的資料時,按照國內國外一致的要求,都要求主管部門提交試產質量管理體系相關資質認證。”
推動行業出口高質量發展
隨著化妝品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和《條例》的實施,我國化妝品行業的監管將更加規范,消費者權益將得到更好的保障,也有助于化妝品質量、品牌等的提升,尤其是對疫情后化妝品市場的重塑也將更為規范。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黨委書記孟冬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國內市場來看,疫情沖擊了全球經濟,也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但中國的化妝品行業一直在持續擴容,市場規模不斷提高。
不過,孟冬平也指出,疫情也讓我國的企業看到了自身產業發展的短板,如核心競爭力、研發水平、對質量的把控能力不足,以及企業合規合法、可持續健康地運行都是我國本土企業需要嚴肅對待的。相較于國際先進的水平而言,中國本土企業存在著核心差距。
廣東省化妝品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清泉以廣東省化妝品行業目前狀況舉例稱,廣東省化妝品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偏小,多數都是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工廠;化妝品品牌數量多,但價值不高;產品數量多,但附加值低;化妝品行業從業人員多,但學歷低;專利數量多,但同質競爭嚴重;市場營銷好,但科技含量低。
為此,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張春法建議,化妝品行業應依托國內工業設施完善、產業鏈配套完整的優勢,加快貿易與產業融合,努力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行業出口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高質量的品牌走向世界。
在上述峰會上,東盟、日本等國家及地區化妝品協會負責人也介紹了其所在區域的化妝品市場情況。
如東盟化妝品協會公關/國際事務副總裁Hamidah Minhaj介紹稱,隨著東盟地區中產階級的不斷增長,該地區的消費者希望發現新的產品、新的成分和新的技術;同時,東盟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馬來西亞有超過60%的人口是穆斯林,東盟地區消費者對清真認證產品有旺盛需求。
“化妝品企業可以開發不同的化妝品產品類別,重點聚焦在草藥和自然美妝系列,或者重點關注天然有機以及清真產品。本土企業可以深化品牌建設,同時,企業需要意識到,數字科技是增長的重要驅動力。”Hamidah Minhaj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