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雷達幣”傳銷案告破 雷達幣玩的套路是“擊鼓傳花”
3月中旬,市民大劉(化名)的手機突然“失靈”,手機顯示無法使用,他聯系客服,發現有人冒充了他的身份,補辦了手機卡。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后自己先前賬戶中的雷達幣,陸續被人轉走,被盜雷達幣折合人民幣1000萬元。
案件
手機卡突然“失靈”
大劉家住讓胡路區,近兩年他開始投資虛擬貨幣——雷達幣,前前后后投了不少錢。3月18日下午,大劉正在擺弄手機,突然發現手機沒了信號,怎么調試都不管用,好似沒有安裝手機卡一般。
大劉的手機號是聯通公司的,發現手機“失靈”后,他立即聯系客服,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竟被客服告知,手機卡被他人補辦了。
手機卡補回后,大劉登錄了虛擬貨幣平臺的賬號,發現里面的雷達幣沒少,也沒發現其他異常,也就沒太在意。
3月23日,當大劉第二次登錄虛擬貨幣平臺時,驚訝地發現,賬號里的雷達幣,丟失了幾千枚,按照當時的價格,價值100萬元。
對于大劉來說,賬號里雷達幣就是真金白銀。雷達幣的丟失,讓大劉想到了此前手機卡被補辦一事,他立即報了警。
就在民警調查的過程中,大劉再次報警,稱其賬號里的雷達幣,陸續在減少。大劉講,他的賬號里共計4萬多枚雷達幣,當時每枚價值270元左右,折合1000萬元。
此案關系重大,龍崗公安分局決定由刑偵副局長趙志航帶隊,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案組,立即進行調查。
民警通過個人注冊雷達幣平臺賬號,操作交易,還原了整個交易過程,結合大劉的講述,進而得到嫌疑人的具體作案方式。
3月24日,專案組民警趕到四川省,鎖定了其中的一名嫌疑人李某。3月25日,民警先后將李某、林某某、唐某、鄺某4名嫌疑人抓獲,扣押了作案使用的手機、電腦以及偽造的證件,凍結了涉案金額。
通過4人的供述,專案組民警又趕赴成都某地,將張某、李某某抓獲。隨著6名嫌疑人的落網,這起案件終于水落石出。
閱讀延伸:一起了解雷達幣
雷達幣到底是啥?記者通過網絡搜索,有了一定的了解。
首先,雷達幣是虛擬貨幣,網上有人這樣介紹它:網絡下衍生出來的網絡產品,作為一款原生貨幣,沒有上市,是有人建立了一個交易平臺,不斷拉人頭來,把錢給之前進來的人分利息。相當于做了一個平臺,并且不斷洗腦,讓人相信自己投的這筆錢還在,也一直在賺錢。
記者查詢發現,雷達幣前身是Vpal,又叫V寶幣,早在2014年,Vpal就被曝出是一種披著加密貨幣外衣的新型傳銷騙局,它通過病毒式的傳銷手段,利用人們對加密貨幣的不了解騙取錢財。
2017年,中央電視臺公布的350個資金傳銷非法組織名單中,雷達幣就位列其中。
傳銷,其本質是一場“龐氏騙局”,也就是用后來者的錢,給前面的人發收益。
早在2017年9月4日,我國就已明確指出,禁止所有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支付機構,為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提供法幣交易業務。
打擊對象包括境外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在國內設立的組織機構,以及為這些境外交易所提供法幣進出通道的金融機構。
網上許多人這樣評論:雷達幣就是空氣幣,玩的套路是“擊鼓傳花”。
警方提醒,炒幣要謹慎,理性分析其風險性,否則會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