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高增長勢頭 今年電商直播有望突破萬億規模
近日,畢馬威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報告《邁向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以下簡稱報告),預測今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達10500億元,滲透率將達到8.6%。從滲透率來看,去年直播在電商市場中的滲透率僅為4.1%。這也意味著,直播電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市場爆發式增長
直播帶貨無疑是今年的網絡熱詞之一,直播電商更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經濟業態,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持續高速發展更是吸引了足夠的關注。
事實上,從2016年淘寶直播正式啟動算起,直播電商發展僅僅用了短短4年,就已成為引爆電商的新型業態。2019年,直播電商整體市場規模達到4338億元,同比增長210%。但從滲透率來看,去年直播在電商市場中的滲透率僅為4.1%,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數量超過1000萬場,人數超過500億人次。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增至3.09億,較3月的2.65億增長16.7%。上述報告認為,直播電商之所以能在今年進入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了普惠、信任、體驗這三大特征,帶來了新的消費方式。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表示,目前直播電商已是電商的標準配置,并成為電商發展的主賽道。直播帶貨的發展已證實這一觀點。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電商商家紛紛入局,為自己的商品“代言”。“6·18”期間,天貓商家直播成交額占到了淘寶直播整體成交額的七成。根據畢馬威問卷調研結果,超64%的品牌商家表示在自己的直播間帶貨效果更好。而隨著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平臺不斷對中小型商家給予扶持,越來越多商家試水直播帶貨,商家直播帶貨將成為接下來各種網購節的重要看點。業內人士稱,今年“雙11”商家直播規模將保持高增長勢頭,在時長、數量等方面迎來大幅增長,并帶動整體直播電商的新爆發。隨著5G、VR/AR等新技術不斷成熟,直播電商將會涌現更多新玩法。
搶抓增長紅利期
據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介紹,電商發展歷程經歷了圖文貨架、短視頻和直播三個階段。直播電商是電商業態更新迭代的結果,其比圖文、短視頻更加直觀、真實,可以與主播實時互動,產生更佳的購物體驗,因而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
直播電商進入萬億規模之后,其是否還存在增長紅利期,是否會真的迎來“萬物皆可播”的階段?
根據畢馬威的調研顯示,有45.2%的品牌商對直播電商發展仍然很有信心,認為它會繼續保持高速發展;24.1%的品牌商認為直播電商會進入平穩發展期。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院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直播電商并非是所有行業和產品都適合的標配手段,他認為,高體驗性的商品、高客單價的商品、高毛利的商品,才比較適合直播帶貨。“標準化程度很高的、毛利空間比較小的,偶爾直播是可能的,但不會成為標配”。
對于未來直播電商發展的可能形式,畢馬威中國消費零售行業咨詢主管合伙人毛健認為,線下消費的體驗和線上購物的高效,是相輔相成的過程。正是因為消費者在線上高效率地解決了購物需求,才有更多時間在線下進行商業體驗,也直接提升了消費者對體驗感的追求,因而滿足更高體驗感的直播電商才能發展起來。
“從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AR或VR或將成為直播購物的新方式,或者到時就不叫直播電商了。”毛健說。
彰顯社會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認為,直播電商具有促進消費、增加就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等四大社會經濟效益。
高紅冰對此四大社會經濟效益做了進一步的闡釋:首先,直播電商拉動消費,助推“雙循環”結構形成,倒逼國內、國際流通升級,讓利給消費者,刺激消費者購買,進一步激發中國消費潛力;其次,直播電商賦能傳統經濟、帶動產業升級,從線下延展到線上,實現“涅槃重生”;第三,直播電商催生新的就業形態,擴大就業規模,僅淘寶直播就創造了173萬個就業機會,為國家“六穩六保”貢獻力量;最后,直播電商助力農村脫貧,助推鄉村振興。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淘寶直播村播計劃幫助縣域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據悉,一年時間,淘寶直播上涌現了10萬名農民主播,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2000多個縣域。與此同時,直播電商的發展為我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通過工廠直播推動了傳統制造業與直播電商的結合。
此外,電商直播快速發展背后也對行業監管提出了新挑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廣告監管司副司長桑林介紹,目前廣告監管部門也正在做一些這方面的研究,包括電商直播是不是屬于廣告,跟廣告有什么區別,在電商直播中其他法律法規如何與廣告法銜接等。現行《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更多是把平臺作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法律責任相對較輕,但通過執法實踐、群眾反映的問題,感覺到平臺的責任還需要壓實、加大。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冬偉表示,要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發展與規范的關系,規范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二是要做好法規修訂和宣傳教育;
三是依靠科技手段加強監管;
四是建立行業規范,保護消費者利益等。(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