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羅:普通食品夸大宣傳可改善便秘、提高免疫,多級代理模式下的“月度任務”如何看待?
使用醫用面膜字眼涉嫌虛假宣傳,希羅微商旗下多款化妝品曾遭責令改正
在上篇報道中,我們了解到了希羅微商的平臺背景,以及希羅旗下的化妝品,在本篇報道中,我們將從希羅微商旗下除了化妝品之外的另外一大品類——食品類產品開始講起。
普通食品,神奇功效
被稱為“吃不胖神器”的“希羅水果活性酵素飲”,在希羅代理商銷售的食品類別產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對其青睞有加的代理商們也樂于向消費者展示該產品所具有的功效,比如“改善便秘”、“增強免疫力”等。
而事實上,該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為SC11735062500115,生產廠家為漳州綠優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類別名稱為其他飲料。可見,該產品僅為普通食品,并非保健食品或藥品。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保健食品的相關規定,具有“提高免疫力”功效的食品一律歸為“保健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同時規定,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當非保健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時,可依據《廣告法》第九條第(十一)項的規定以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禁止的情形對其定性。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是對其性能和功能的一種描述。《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商品的性能、功能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可以認定為虛假廣告。非保健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是對食品本身性能和功能的虛假描述,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可以虛假廣告對其定性。
“改善便秘”則明顯屬于涉及疾病治療的醫學用語。對此,《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七條指出:食品廣告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地宣傳治療作用。
說完了產品本身,再聊聊產品成分。該產品所含有的菊粉、青梅、藍莓等成分分別被宣傳為具有降低血糖、降壓降脂、強心抗癌等多種令人嘖嘖稱奇的神效。
對于上述以普通食品之實進行虛假宣傳的亂象,食藥監管部門也曾對消費者發出提醒: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食品藥品。普通食品不具有減肥、降壓降脂、降糖、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功能,不要輕信“立竿見影”等虛假宣傳而隨意購買和使用。
我們再以“希羅仙女飲”為例,一家在淘寶上掛著希羅名號的線上店鋪公開提供的宣傳圖片顯示,該產品具有清腸排毒,分解脂肪,提升代謝和免疫,抗糖抗氧化,保護視力等多重功效。
該產品所含成分也被指出具有益肝腎、健脾胃、降低膽固醇、護視力、美白、防止便秘等多種效用。
而實際上,這款全名為“希羅低聚肽復合植物飲品”的產品同樣也是普通食品,并非保健食品或藥品。據產品外包裝顯示,該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為SC11744132300105,生產廠家為惠州同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種明細為植物飲料。
顯而易見,上述宣傳材料也涉嫌虛假宣傳。
總而言之,普通食品是不具有任何藥性的,有關廠商也不能添加任何藥物生產一般食品,消費者如若發現有人將普通食品當藥品宣傳具有防病治病功能的,一是不要聽信其誘惑虛假宣傳,二是不要掏錢購買,三是要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并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處以罰款。
獎金制度,有何特色
文章的最后,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希羅微商的代理模式。根據“希羅美妝”(www.sherochina.net)網站在代理加盟頁面中的展示,《希羅代理制度明細》顯示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圖中,我們看到了多個代理級別,但卻沒有看到董事級代理出現,而事實上,上述制度卻正式由一位董事級代理發布的。據該代理商透露,董事級代理的門檻是100萬元,并且必須從總代升級升上去,還需要通過公司的考核,不能直接拿董事門檻。
不同的代理級別對應的拿貨價也不同,級別越高,拿貨價越低。我們以零售價為168元的提拉緊致面膜為例,批發價是118元,特約價是85元,星級價是75元,一級價是60元,總代價是45元。
(限于篇幅,展示部分產品)
當時間來到2021年3月份,最新政策的出現,又意味著半門檻活動的來臨:
豎版無縫滑動多圖
(據代理商介紹,這次折扣活動不涉及董事代理)
至于除差價利潤之外的其他收益,有希羅代理商表示并不存在其他如推薦獎和團隊獎等其他獎項,他們只是賺取差價。不過另有代理明確表示,推薦獎有百分之五的返利,這個推薦獎是平級推薦獎,拿代理業績的百分之五,還是永久拿。另外,希羅的代理商還有“超額獎勵”可拿。
后 記
得益于營銷門檻低、自由度高、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作為移動電商主要形態之一的微商產業在近年間迎來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在微商行業內所存在的許多問題也隨之衍生,虛假宣傳亂象的層出疊現是難以繞開的一個話題,雖然有不少監管部門都在提醒消費者,朋友圈的微商廣告多數都是不可信、夸大其詞的。但直至現在,仍有不少微商宣傳的商品如保健品、減肥藥、藥用面膜等,其功效的宣傳都超出實際作用,存在違規宣傳的現象。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題為《涉嫌傳銷、虛假宣傳……微商要撕掉標簽道阻且長》的文章中指出,行業的規范還是要靠從業者、平臺、市場監管三方合力,行業監管體系尚未健全,不規范的操作、蜂擁而至的從業者只會讓行業“開倒車”,讓用戶群體流失。從長遠來看,微商應在法律范圍內合法合規經營,在產業鏈發展及制度變革中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如果只靠野蠻生長,最終將遭到懲罰。因此,還是要扎扎實實做好產品和服務。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得到更好提升,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大利好,其自身也才能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至于以成為線上線下第一中高端消費群體定制服務品牌為愿景的希羅微商在今后會如何發展?對此,微商電商內參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