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3·15特刊丨綠之韻“五心”詮釋品牌本色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刊文,以《綠之韻“五心”詮釋品牌本色》為題,詳細介紹綠之韻集團“五心”理念—恒心、匠心、關心、紅心、愛心,從“規范經營,堅定維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堅守品質,夯實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共享成長,打造受人尊敬的幸福感企業”“旗幟引領,高質量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融愛于行,大膽探索社會扶貧工作新模式”等五個維度,全方面地對綠之韻集團十八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品牌特色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宣傳報道。
The Original
原文報道如下:
綠之韻:“五心”詮釋品牌本色
綠之韻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之韻)成立于2003年,總部位于國家級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4家下屬企業、13家全國分公司、6個種植基地、3個生產基地。主營產品涵蓋健康食品、護膚品、日用品以及健康生活系列等百余款產品,擁有“韻宜生”“綠韻蘭茜”“享居”三大子品牌,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區。
歲月崢嶸十八載,綠之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征程。若究其成功的原因,概括來說就是秉持“五心”(恒心、匠心、關心、紅心、愛心),以消費者滿意為己任,堅持走中國直銷高質量發展之路。2010年,綠之韻獲國家商務部頒發的全國第26家、中西部首家直銷經營許可證;2013年,獲國家商務部企業特許連鎖經營許可。在發展實業的同時,公司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累計捐贈款物7000多萬元。公司先后被共青團中央、青基會授予“希望工程25周年杰出貢獻獎”,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被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被全國工商聯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民營企業”。
恒心
規范經營,堅定維護廣大消費者利益
綠之韻自創辦以來,嚴格遵守《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依規開展直銷經營活動,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切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規范管理,綠之韻制定和修訂了各類約束性文件,組織市場人員分區分片學習《綠之韻直銷員培訓管理制度》《綠之韻銷售代表營業守則》《綠之韻直銷產品退換貨管理制度》等。對于市場會議,公司出臺《會議報備管理辦法》,真正做到對市場會議的管控,并完善規范會議、培訓流程,嚴遵法律法規。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直銷管理條例》,公司還成立了專門的直銷工作專項小組,加強信息披露工作,將企業信息與商務部信息平臺及工商總局信息平臺對接,及時更新直銷信息披露網站的相關內容,主動接受主管部門監督和社會大眾的監督,做到公開、透明、完整和準確。
為維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形成企業和用戶的良性互動,公司開通了400客服直通電話,要求客服人員“一站式”服務;制定《綠之韻產品退換貨制度》,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讓消費者及時了解公司的產品及退換貨制度;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匠心
堅守品質,夯實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運用現代科技將中華五千年養生文化發揚光大,為解決人類亞健康服務”是綠之韻的神圣發展使命。
一直以來,公司一直將產品品質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從上到下嚴格機制確保產品質量。一是從源頭保證原材料的供應品質。不斷加強綠之韻益陽中藥材種植生產基地、綠之韻黑茶種植生產基地、廣州市護膚品生產基地、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保健日用品生產基地、江蘇微藻研發生產基地等種植生產基地建設。同時,公司產品輔料采購也建立了嚴格的供方制度,采購部及質保部按照內控標準對其做出分級評選,選擇最優秀的供應商以確保產品的安全和品質。二是在研發方面進行產學研戰略合作,公司先后與中南大學、南京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研究院等國家重點科研院校機構達成合作,進行課題研究、攻關,確保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質。三是建設高標準GMP生產車間,生產線配備智能化無人操作保健食品生產系統,并嚴格按照GMP、HACCP標準生產、制作。公司引進了先進的檢驗設備,對產品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進行全方位地監控和檢測,以確保產品質量達到標準要求,為解決人類亞健康服務。
關心
共享成長,打造受人尊敬的幸福感企業
從創立之初,綠之韻就將“家”文化納入到企業文化體系,將打造“幸福感企業”作為行動目標。公司以“快樂、學習、共享、成長”作為員工培訓與開發的基本策略,以“職位要求”和“員工發展”為中心,以新穎適用的培訓內容、實戰貼切的業務案例、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嚴格規范的培訓過程管理,對員工進行知識、技能、心態、文化四個層次的培養,竭力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為給廣大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讓每個員工的價值都能得到體現,讓每個人的優勢都能得以展示,公司特別制定了12項員工福利。為激勵員工不斷成長,綠之韻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如:為了讓每一個員工都能享受國外旅游的機會,每年11月份,公司都會組織入職滿一定年限的員工到新馬泰、越南、中國香港等地旅游,表現優秀且入職有一定年限的員工則有機會到歐美國家旅游。每一年,公司會對員工的父母寄去慰問金及感謝信,在關心員工的同時也關心員工的家庭,讓員工放心工作。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董事長胡國安看來,關心員工不只是要關注員工眼前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圍繞“工作幸福感、生活幸福感、家庭幸福感、成長幸福感、社會幸福感”五大核心要素來打造受人尊敬的幸福感企業。
紅心
旗幟引領,高質量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
“非公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綠之韻黨委堅持多措并舉,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力推進企業黨委組織建設,不斷拓寬黨建帶動企業提質的發展空間。公司全面構建以集團黨組織為核心,以集團工會、公益基金會為主體,以三色(紅色、金色、綠色)建設為策略,以黨建文化教育基地為載體的企業共建協調委員會和分公司、子公司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大力實施“指導式”“責任式”“溫情式”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組織保障。
十八年來,公司全力開創民企非公黨建新生態,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成果也受到了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目前,集團黨委下設11個黨支部,全行業內首家創建了黨建文化教育基地,在本地區和同行業中起到了一定表率作用。
愛心
融愛于行,大膽探索社會扶貧工作新模式
“關愛生命、回饋社會”是綠之韻人追求的永恒目標。多年來,公司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把“造血扶貧、產業脫貧”上升到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大膽探索新時代社會扶貧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綠之韻扶貧經驗和做法。
2006年7月,綠之韻設立“綠之韻慈善基金”,2015年該慈善基金獲湖南省民政廳批準升級為“湖南省綠之韻公益基金會”。十八年責任在肩,11所希望小學、400多場愛心活動、60000名綠之韻愛心志愿者,公益足跡遍布10多個省份;十八年融愛于行,綠之韻公益基金會與中華慈善總會、北京博愛婦女發展基金會等機構緊密合作,建立了常規化公益援助機制,深入貧苦地區、機構、企業和學校,實施精準扶貧。尤其是針對貧困母親、貧困兒童、貧困大學生等需要幫助的群體,公司特別設立了專項幫扶項目,用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截止目前,綠之韻公益基金會已經踴躍參與了100多項品牌公益慈善項目,項目涉及賑災濟困、興教助學、孤殘救助、醫療衛生、修路飲水、養老醫療等領域,累計捐款捐物達7000多萬元。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綠之韻第四個五年規劃的第三個年頭。綠之韻將積極推進“大品牌、大健康、大金融”戰略,聚焦高質量創新發展,堅定未來發展信心,努力為落實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為中國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中國消費網》:綠之韻“五心”詮釋品牌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