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商務部:2021年將更好滿足個性化定制化消費需求
1月19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及促消費工作情況時指出,2020年全年,我國社零總額39.2萬億元,比上年下降3.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54.3%,消費仍然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回望2020:消費價格總體平穩 消費結構不斷優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消費市場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1—2月社零總額同比下降20.5%,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降幅。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等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消費市場穩步復蘇、持續回升。
商品消費持續回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全年商品零售額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4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5.2%,連續6個月正增長;限額以上單位15大類商品中,14大類正增長,7大類增速超過10%,其中綠色、智能、健康類商品銷售紅火,國潮品牌受到追捧;一些電商平臺大容量保鮮冰箱、洗烘一體機、消毒類廚房電器、鮮花等產品銷量增長1倍以上。
餐飲消費穩定復蘇,服務消費逐步回暖 全年餐飲收入下降16.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2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0.4%,增速比上月回升1個百分點,消費規模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長3.6%,連續4個月正增長。廣大餐飲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加快發展網上訂餐、半成品外賣等業務。旅游、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逐步回暖,“十一”黃金周全國旅游人次恢復至上年同期79%,恢復程度比“五一”假期提升25.5個百分點;四季度月均電影票房比8—9月月均水平增長37%。
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線上線下加快融合 網絡購物、無接觸配送、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文娛、線上健身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在防疫保供、助力復工復產、推動消費復蘇和經濟企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8萬億元,逆勢增長14.8%,占社零總額比重達24.9%,快遞業務量達833.6億件,電商直播超2000萬場,我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實體零售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線上銷售和到家業務,線上線下加快融合。大型電商平臺積極發展C2M反向定制,賦能上游產業,開展柔性制造,滿足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
市場供給不斷優化,境外消費加速回流 國產商品品質不斷提升,進口渠道不斷拓寬,免稅購物政策不斷完善,加之疫情影響居民出境,境外消費回流勢頭明顯。全年消費品進口額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進口整體增速8.9個百分點;占進口額比重11%,比上年提升約1個百分點。其中,肉類、首飾、化妝品進口增長30%以上,箱包、鐘表進口增幅超過20%。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海南實施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全年免稅店銷售額達327.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倍。
城鄉市場同步恢復,部分地區由負轉正 全年城鎮、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分別下降4%和3.2%,降幅比上半年分別收窄7.5和7.7個百分點。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推動農村消費穩步復蘇,暢通農產品上行渠道,助力脫貧攻堅。1—11月農村網絡零售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9.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593.5億元,增長30.2%。貴州、江西、安徽等部分地區全年社零總額實現正增長。
消費價格總體平穩,食品價格漲幅回落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價格指數上漲0.8%,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生豬生產加快恢復,食品價格漲幅明顯回落。1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2%,漲幅比1月份回落19.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3%。
2020年,商務部著力推薦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智能化發展,前三季度全國品牌連鎖便利店新開門店1.2萬家,門店總數達16.7萬家,銷售額同比增長約5%;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商進農村新增支持235個示范縣,累計支持1338個縣,建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120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3.7萬個。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餐飲服務疫情防控指導意見,積極協調出臺減稅降費、租金減免等扶持政策,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完善規范標準,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開展“千品萬店美食薈”系列活動,提振餐飲消費。完善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鞏固拓展家政扶貧成果。組織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在200多個城市組織大型活動3000多場,活動期間全國實現消費總額4.24萬億元,環比增長8.7%。舉辦第二屆“雙品網購節”,實現銷售額1825億元,較首屆增長1.37倍,帶動同期全國網絡零售額超4300億元,同比增長20.8%。展望2021:暢通“大動脈” 打通“微循環”2021年,消費市場發展既具備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對此,商務部提出,將從以下幾方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補齊短板,全面促進消費。
提升傳統消費能級 促進商品消費,拓展服務消費,發展社區生活服務,提振餐飲消費,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發展鄉村消費,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加強到村物流站點建設,鼓勵有條件的流通企業下沉渠道,支持鄉鎮商貿中心建設。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 支持傳統商業企業運用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更好滿足個性化、定制化消費需求。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完善新型消費發展環境,健全相關規范標準,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優化消費升級平臺 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穩步有序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打造引領城市消費升級的重要載體。打造新型社區便民生活圈,推動便民服務設施進社區,新建和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場等便民服務設施,讓城市生活更有溫度。辦好第四屆進口博覽會和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健全現代流通體系 推動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暢通流通網絡“大動脈”,打通城鄉流通“微循環”,進一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內外貿一體化,建設高水平開放平臺,提高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