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見過的那些傳銷套路
傳銷違法犯罪不僅擾亂了經濟社會秩序,也對參與者的財產安全、家庭穩定等造成重大危害。不管是傳統講課洗腦式“拉人頭”,還是網絡非接觸式發展會員,傳銷最終的目的就是騙錢,其套路不過是噱頭罷了。
如今,常見的傳銷套路有哪些呢?
1、投資理財傳銷。
違法犯罪分子以“金融互助平臺”“互助社區”等名義,或打著互聯網投資理財等旗號,以非接觸式或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發展會員。如近年破獲的“一川公司”網絡傳銷案,涉案公司在互聯網上開設“幸福100”平臺,宣傳以投資“一川幣”虛擬貨幣和虛擬積分理財復利達到年化收益50%至200%為誘餌,在全國各地設立300多個大小分公司,分層次發展會員,并按發展下線會員數量給予多種名目的返利,使得全國各地大量群眾身陷其中,損失慘重。
2、以實物銷售為偽裝的傳銷。
違法犯罪分子以銷售保健品、化妝品、紅酒、精油等為幌子,以推廣會員數量設置各類不同級別的高額獎金和返利進行傳銷活動。如近年破獲的“東某潤和”網絡傳銷案,涉案公司打著直銷的旗號,設立網絡商城,主要銷售低成本、高售價的保健品、日化用品等,且商城對外宣傳用戶可通過發展下線購買商品獲取返利,并存在復雜多樣的返利獎金制度,國內多地多人參與。
3、“國家工程”傳銷。
違法犯罪分子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產業”“精神文明”“項目產業大聯盟”“農業發展平臺”等旗號,偽造國家機關文件,打著新產業的幌子虛假宣傳。該類傳銷常常以“連鎖銷售”“連鎖加盟”“投資開發”“資本運作”等手段,或者以考察、旅游、加盟、“發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從事傳銷活動。
4、“旅游”傳銷。
打著“旅游直銷”、“低價旅游”、“免費旅游”、“邊旅游邊賺錢”等噱頭,宣稱“只需要交少量會員費,便可以免費高端游”“加入我們就可以免費暢游世界”“別人旅游都是花錢,我們旅游可以賺錢”“旅游加創業”.....通過加手機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或者線下拉群眾入會交費,傳播速度非常快。
5、“假慈善”傳銷。
號稱自己有官方背景,打著“慈善救助”“愛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業,筑和諧家園”“愛心支助貧困學子”等形式,欺騙善良的群眾上當受騙。
6、“養老”傳銷。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加快,政府鼓勵民間力量參與養老事業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一些打著“養老”幌子的模式,以“消費養老”、投資養老院等為名,大量發展會員,達到融資斂財的目的。
警方提醒:隨著時代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銷也開始“多元化”,有的傳銷是幾種類型交叉或者結合的模式,具有更強的迷惑性,同時,傳銷多采用互聯網進行傳播,速度快、追查更加困難。因此我們更需要時刻警惕,切實提高防范意識,不被高利誘惑,自覺抵制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共同維護良好社會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