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束東窗事發,張曼如兔死狐悲?因果循環詩如雅微商團隊頻頻“爆雷”
2019年11月1日,捉銷師發布《詩如雅和美迪智,“網紅”張曼如終于變成令人生厭的樣子》文章中對于網紅張曼如的廣州詩如雅化妝品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美迪智品牌的面膜、卸妝水、唇膏等多種女性化妝品的銷售模式以及其中包含的風險進行過簡要的闡述和分析。
想必這半年多來,一直在抖音和快手以“董事長”自居的張曼如,通過一波波“雞湯”把自己粉絲灌的暈頭巴腦后,接著使用自創品牌和涉嫌傳銷的銷售模式瘋狂招募代理,張曼如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坐擁598萬抖音粉絲的張曼如,最近有點煩
實際上就在最近。張曼如也遇到了煩心事,首先是歐束創始人蓮若的疑似失聯,第二件事就是自己前期因為使用涉嫌傳銷的模式運作市場埋下的隱患,開始頻頻“爆雷”。
下面我們將結合受害人周女士的被騙經歷對以上兩點進行詳細說明。值得一提的是,周女士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管中窺豹
據周女士回憶道,因為網紅熊爆火因而關注了張曼如。
包含張曼如聯系方式的快手賬號
周女士表示,在2020年2月26日通過她的快手加了她,覺得她的勵志故事非常的感動我,想和她一起掙錢。
微信群培訓
當時周女士咨詢了張曼如很多問題,張曼如告訴周女士稱會有專業的群培訓,以及一對一指導,人脈等等都不用擔心。周女士選擇了相信,遺憾的是,所謂的群培訓只是各種“洗腦”課程,而一對一指導更像是一對一洗腦。
周女士通過張曼如提供的支付方式向其支付了3000元的代理費。因為還是學生沒有任何收入,這3000塊錢是通過高息借貸而來。
周女士收到的部分美智迪產品。
周女士稱,在2020年2月27日轉賬給她3000元,對于一個學生來說3000元真的很多。收到錢的張曼如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相當于收錢不辦事。
所謂的專業群,也就是一些微商套路,還說會送一張線下培訓的門票,也沒有,因為疫情的原因,身為湖北人的周女士到了4月15號才拿到貨,而且只拿了900的貨。
一拿到貨周女士自己就使用了一下,臉泛紅長痘,便問她怎么回事,她說因為一些人,皮膚很多底層很多臟東西,所以會反彈出來說是正常的,稍有常識的人就應該知道這明顯就是忽悠,其實是產品的原因。
周女士不想忽悠別人了,微商都要騙人的,2020年5月20日我便求退還2100元的貨款,連續幾天要求張曼如退款也不搭理人。后來甚至直接表示不支持退款退貨。令周女士疑惑的是,要求退還的2100元是因為自己只收到了900元的貨,另外2100元的貨根本沒有送到自己手中,按照相關法律,張曼如的行為有詐騙的嫌疑。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周女士向筆者透露,張曼如的詩如雅公司的美迪智產品之所以讓自己如此反感,除了產品質量成疑,模式涉嫌傳銷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曼如和她的團隊在若干事件中的反應讓人徹底對她失去信心。
其中很重要的時間是在2020年的3月底,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根據相關信息顯示,歐束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關于歐束的經營模式捉銷師在209年的10月曾發文,《歐束生物涉嫌傳銷,加盟商交錢囤貨結局堪憂》。
5個月后的2020年3月,即有媒體曝出《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似傳銷》,文中披露歐束牽扯數起司法案件,均為在2019年11-12月以及2020年5月期間的合同糾紛案件。
因合同糾紛被起訴的歐束,圖片資料來源于企查查APP
或許是“微商”圈內的“大佬們”早有勾連,總之得到歐束創始人蓮若失聯的消息后,詩如雅創始人張曼如坐立難安,開始謀求“洗白”。
到了2020年的4月,周女士收到詩如雅方面的單方面通知稱,公司現在已經更改了銷售模式,而周女士未收到的貨也有了新的變數。
詩如雅早期的銷售模式
從上圖可以看出,早期的詩如雅代理模式屬于典型的微商模式,按照不同級別繳納費用獲得代理資格,代理級別越高,拿貨價就會越低,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高級別代理可招募低級別代理直接獲利。
說直白點就是涉嫌傳銷的模式,法律風險也是該模式存在的第一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是針對代理商而言,繳納更多的費用就雖然會獲得更高的利潤,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會有更多的產品囤積在自己手中。一旦招募不到代理,或者是產品價值不被認同,甚至是產品質量不夠穩定致使用者體驗較差,都會導致血本無歸。
當歐束東窗事發,張曼如察覺到第一個風險后,隨即做出了改變。隨即在2020年4月將代理模式變更為批發/秒殺模式。
根據周女士提供的表格截圖,展示部分
當周女士提出質疑后,張曼如向其提供了這樣一份表格,并表示如果需要拿到2100元的產品,周女士還需要向詩如雅在繳納10元/件的郵費,共計1000元的郵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至此,周女士陷入兩難:如果不拿貨要求退款退貨,張曼如方面態度明確不予退貨;如果繼續拿貨則需要再繳納1000元的所謂“貨款”,經歷爛臉風波的周女士顯然是無法接受的,另外需要另外繳納的1000元顯然與先前包郵、一件代發的約定相違背。
張曼如的新模式和先前涉嫌傳銷模式留下的隱患則在這一時期頻頻顯現,甚至有繳納6.6萬元貨款的高級別代理商因退貨事宜與張曼如協商不成一度劍拔弩張。維權陷入絕境的這位高級代理不得已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張曼如對這位高級別代理的退款要求專門錄制視頻以作回應。
張曼如在視頻中稱“將會以自己個人的名義給予資助金6.6萬元”,更是將這位高級代理的行為解釋為“詆毀”、蹭熱度。這位代理直接拒絕了張曼如的“資助金”,并要求退款并給出合理的解釋。
這一系列的“神操作”無疑點燃了眾多代理們的怒火。
張曼如的網紅熊形象早已經成為過去式,化身董事長的張曼如顯示出了其“唯利是圖”的殘忍一面。
編者按
交錢入代理即視為“創業”,掙到錢則視為“成功”,“成功”就該炫富。當張曼如數錢數到手抽筋,炫房、炫車的時候,筆者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吸干著多少人的骨血得來的。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網紅張曼如在成立詩如雅、創立美迪智開始,就應預見這一結局。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打著微商創業、直銷亦或是任何旗號從事的涉嫌傳銷等違法行為的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君不見權健束昱輝、歐束宋維樵(蓮若)?
"網紅"的名號不是作惡的擋箭牌,而應代表責任與擔當。請大家共同努力,別讓"網紅"把社會價值觀帶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