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一個月未發貨,屈臣氏云店遭用戶投訴虛假庫存
近日,有部分“屈臣氏官方云店”的用戶下單后長達一個月沒有收到商品,據了解,商家不發貨的原因主要為倉庫缺貨,不少用戶認為,屈臣氏存在虛假庫存、商品超賣的行為。
根據消費者報道顯示,有消費者通過屈臣氏官方云店以270元的價格購買了價值450元的洗面霜,卻遲遲沒有發貨;另一名消費者通過屈臣氏官方云店,以5.99元的價格購買了3瓶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時隔一個月商品仍未發貨。
而屈臣氏對此回應稱,在正常情況下,商品庫存不足時,消費者無法對其進行購買。但由于訂單數量多、庫存更新速度快,出現了極個別商品實際庫存不足時顧客仍成功購買的情況。如有上述情況發生,我們都會盡快聯系顧客進行缺貨商品退款操作。
但美商社在黑投訴平臺上看到,上述情況并非個例,關于屈臣氏云店未發貨的投訴還有很多,大多都是付款之后不發貨也不退款。
在電商平臺服務日漸完善的當下,屈臣氏云店這樣的服務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不佳的體驗,也讓人覺得有些不應該。
屈臣氏近年來一直飽受品牌老化、導購過多、產品更新慢等質疑,高管變動、業績下滑,也給屈臣氏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從數據上來看,過去二十多年,關于屈臣氏的神話已經逐漸崩塌。
失去優勢的屈臣氏轉戰線上這一選擇是一種必然,畢竟早在2017年,屈臣氏相繼推出“門店自提”和“閃電送”服務,通過便利這一點來籠絡消費者。
今年2月,屈臣氏推出“屈臣氏官方云店”小程序,通過整合線下店鋪資源,能夠1小時閃電送貨、在線直播、1對1專屬美麗顧問等服務,并為消費者智能推薦商品和發送優惠券。
邁出這一步無非是因為,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出現、新零售的崛起、線上渠道的不斷更新,單純的門店對消費者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有時候線上美妝的活動力度反而更能刺激消費者買單,再加上類似于THE COLORIST、WOW COLOUR這類集合店的出現,讓消費者擁有更加舒適的體驗環境、更多新奇選擇。
實際上,云店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數據顯示,云店上線六個月銷售額就已經突破5億元,甚至還創下過“單日UV過百萬、銷售破1500萬”的新紀錄。據阿拉丁指數顯示,今年8月屈臣氏官方云店殺入全網小程序Top50,成為了美妝個護類的Top1。
其實,消費者選擇平臺也正是因為平臺能夠給消費者安全感,受消費者的信任。可屈臣氏云店這樣的行為似乎有些不愛惜自己的羽毛,畢竟一個平臺是否能真的長久,都是消費者說了算。
如果屈臣氏確實存在欺詐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