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營養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 特殊食品企業需加大創新投入
“今年受疫情影響,民眾對營養健康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國正在加緊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為特殊食品產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機遇。”在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特殊食品大會(第五屆)上,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談及了上述內容。
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6年,中國特殊食品產值就達到6000億元,并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在健康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的指引下和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國特殊食品進入發展快車道,已成為健康產業的大藍海。
目前,90后、95后正成為特殊食品消費潛力軍,這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顧磊表示,由于90后、95后對營養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特殊食品企業不斷投入科研創新產品。安利亞洲科技創新中心副總裁陳佳也指出,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保健年輕化的變化,年輕人喜歡“零負擔養生”,一手拿著咖啡,另一手拿著泡著枸杞的保溫杯,而且更看重體驗感。
另一個企業感受到的變化則是線下銷售轉戰線上,比如直播、社交電商等形式變得非常活躍。“企業應該看到這些趨勢,調整自己的策略。”陳佳說。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大中華區注冊及法規總監崔大濤對此也深有感觸,他指出,近年來電商渠道銷量已經超過了直銷,尤其是疫情之后電商發展加快,在整個保健食品產業,電商占有率達到29%,而直銷只占到15%。日后隨著電子商務法和跨境政策的出臺,來自全球的產品將陸續進入中國市場。
“企業要為消費者、為市場提供更有高科技、個性化、針對性的產品,同時一定要抓好產品的質量關、安全關。”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貞忠提出,保健食品夸大宣傳是行業的痛點和頑疾,企業要高度重視,共同去營造規范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