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顏通便”服用進口保健品,這位杭州女子差點丟了命
很多人被保健品廣告夸大的功效所吸引,希望通過吃各種保健品來改善自己的身體機能,認為保健品對身體“即使無功,也不可能有過”,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服用。
大家都知道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有些“不正規”的保健品并不保健。但是,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醫生說,即使是帶著“進口、正品”光環的產品也可能對你的肝臟帶來損傷風險。
最近,32歲的杭州人吳女士總感覺精神不佳,也沒什么力氣,飯吃不下幾口,還時不時有惡心欲嘔的感覺。一天早上起床,她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臉色特別黃,猜測可能是因為近期腸胃不好,導致的營養不良、臉色難看,就前往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就診。
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劉肄輝為吳女士安排了相關檢查。檢查結果讓吳女士大吃一驚:
血清肝功能一欄顯示,谷丙轉氨酶超過1000,超出正常值20多倍;總膽紅素也有100多,超出了正常值4倍多,有生命危險!劉醫生立即安排她住院完善檢查,排查病因。
經過相關檢查,基本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損害常見原因。
那么,吳女士肝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劉醫生再次仔細詢問了吳女士,這才找到病因:原來,她近幾個月在吃一種具有美容養顏通便功效的保健品。
吳女士說:“之前我有便秘的情況,很怕體內的‘毒素’排不出來,老公就特意在進口超市給我買了國外保健品,肯定是正品,怎么會吃出問題?藥不能亂吃我是知道的,但是這種保健品又不是藥,吃一些對身體肯定沒壞處,身邊的小姐妹吃了都沒事??!”
后來,劉醫生根據專業的藥物性肝損傷評分量表證實了猜想——患者確實是由于服用保健品導致了藥物性肝損。幸運的是,經過半個月的藥物治療,吳女士痊愈出院了。
藥物性肝損傷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中藥、天然草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等所誘發的肝損傷。
劉醫生分析:現在,隨意服用保健品等導致肝損的情況越來越多,引起了肝病??漆t師的廣泛重視。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保健品、膳食補充劑未按照藥品標準研發,臨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明確。另外,由于保健品和膳食補充劑非常易于購得,居民自行服用的情況也非常廣泛。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許多居民對藥物安全性問題認知不足,存在“吃保健品即使看不出效果,也沒什么壞處”的觀念,甚至有跟風服用保健品的現象,導致濫用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引起藥物性肝損的風險較高。
劉醫生說:“類似吳女士情況的患者我們已經碰到了很多,但并非每個人都像她那么幸運,嚴重的患者甚至因此導致肝衰竭而失去生命?!?/span>
劉醫生提醒:
1、要看清保健品的服用建議,防止超量服用。另外,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保健品的說明中一般也如此建議)。
2、過量服用保健品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導致肝損害。建議一般不要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
3、藥物性肝損潛伏期可能短至一天或幾天,甚至長達數月。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有發熱、皮疹、乏力、食欲減退、關節酸痛或上腹不適等消化道癥狀。淤膽明顯的患者可能出現皮膚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和瘙癢等癥狀。建議長期服用保健品的患者定期檢測肝腎功能,一旦發現以上癥狀,及時送醫。
4、不要盲目在網上或境外購買成分不明的保健品。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